第73页(2 / 2)

“疼死我了。”

又是一声娇啼。

他不得不停下脚步,只见她坐在地上揉捏脚踝,伸直手臂要他扶一把。

“磕到石子了。”一张樱桃小嘴撅得老高。

他只好蹲下身体搀扶,扫了一眼干净的地面,面色沉沉。

扶着她走自然要慢些,心里不免有些着急。走了一段路,终看到两人停住在水榭的石阶上。

只见苏暮莞身子倾斜往旁侧一歪,秦方钰稳稳托住,两人身子挨得忒近。

“你慢些走,我得去找姐姐。”

他再无耐心陪着她,提起裙角往前赶,奈何长裙拖地阻碍他的步速。

等二人落座亭中,他堪堪走到阶边,隐约看到苏暮莞眼角有晶莹亮光。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去,对上苏暮莞氤氲着雾气的双眸,焦急道:“姐姐哭了?”

柔柔的月色披洒下来,将四下映得朦胧如幻境。

苏暮莞与秦方钰走了一路,两人相谈甚欢,未曾觉察把另外两人落在了后头。

说着话,两人拐入游廊。

“秦公子打算几时入京?还等三年吗?”

秦方钰目光柔和地看向她:“舅舅此次入京便是去打点儒庭书院。若是办妥了,我打算明年入京求学。”

苏暮莞心里一惊。

儒庭书院已封的消息看来还未传到淮州,他舅舅前去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在内心斟酌一番,将儒庭书院之事相告,又劝道:“京城北郊小金山上的昭阳书院很是不错,只是门槛高些,若非有德高望重之人的荐书,难以入读。还有……”

本想提议秦方钰打点关系进国子监,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学成后出路便多些,即便科考失利,亦能走进仕途,任职县丞之类的小官。

她刚提昭阳书院,他脸上就露出犯难之色,可见第二条路更是走不通。

“谢苏姑娘提点,我明日就修书一封要舅舅回来。”

言毕,秦方钰好似松口气,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不能去京城求学,方钰便去游历名山胜川,看看各地风土人情,亦能有所增益。”

想他心中这般宽广,远非为了功名利禄求学,苏暮莞心中更为敬重。

未己,听到耳旁一阵轻叹。

只见他以手撑着廊柱,叹惋道:“只是推迟入京,怕是姑母要失望了。”

“想必姑母对秦公子寄予厚望。”

“姑母希望我入京,但并非为科考一事。”

秦方钰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沿着游廊往湖边继续走。

“她想寻一位故人下落,可淮州与京城相隔遥远,虽去打探过几次,并无下落。若是我长住京城,就能多方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