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垂下眸子。

终于点了点头。

唐嫣然松口气,随即说道:“那我先回房间清点一下我手里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银子。”

唐嫣然回房了,常氏站在原地,看着女儿仓皇离开。

常氏的心,再一次寒了。

常氏的娘家出身不高,让他们掏几百两或许可以,让他们拿五万两,简直是做梦。

嫣然明明知道外祖母家是这种情况,明明知道他们不富裕,居然还提这个要求。

嫣然都嫌弃外祖母家给不了她任何帮助,所以基本上不和外祖母家联系的,现在居然让她回去要五万两。

摆明了就是让常氏知难而退。

常氏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坐下,再一次的心寒,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女儿,怕是白养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嫣然算计别人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算计她这个亲娘?!

唐嫣然回了房间,脸色很难看。

她把自己这些年从唐希硕兄妹五个手里得到的东西都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床上。

簪子,步摇,耳坠,戒指,项链,镯子,金钗……

数量很可观。

细算下来,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恐怕不只十万。

她拿起一根珍珠项链,这种项链,唐希硕也有一根,是大哥在沿海当兵时,亲自从海蚌里一颗颗的挖出来的。

大哥做了两条项链,她和唐希硕一人一条。

珍珠的个头其实都差不多。

只是,唐希硕的那根,每一颗珠子都很圆润,而她的这根就要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她那时心里极度不平衡。

但她不敢发作。

所以她趁着唐希硕不注意,把两根项链调换了。

而唐希硕一直没有发觉。

这根项链,就是唐希硕那一根。

海蚌与河蚌不同,产珠量很少,十分难得,因此价格也更高。她这条项链的价格,必然不菲。

她把项链牢牢地抱在胸前,这是她的,谁也不能动。

唐嫣然把她的东西来回的看了好几遍,最后找了一些价值低廉的簪子,坠子,以及银镯子银锁,还有几个戒指。

想了想,又放了一些数目不大的银票以及一些碎银子。

很小的一包,加起来的价值也不会超过一万两。

最后,唐嫣然又找出了一些衣服。

包裹瞬间就充实了起来。

她就不信,她一副掏空了家底的样子,时夜还会追着要十万。

就算时夜真的追着要,她就不信王氏和唐希乾会不顾忌面子的死撑着不给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