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1 / 2)

一个月前,原主参加了高考,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但在这次高考中却失了利,只考了300多分,这对于原主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原主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他从小就对原主说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原主对父亲非常崇拜,将他的话牢牢的记在心中。这次高考的分数一查出来,原主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这便急坏了李海英,这两天来,只要她得空便在门外用跟刚刚虞清娴听到的这番说辞车轱辘似的劝她。

原主的上一世,她被李海英劝住了。因为李海英说家里没有钱再给她复读了,懂事的原主便像李海英所希望的那样考进了塑胶厂的厂办去。在厂办里,她结识了同一批考进去的杨宗庭。

原主生得高考,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拖累,杨宗庭很快便对她展开了追求。他们家家境不错,在李海英的撮合下,两人很快就谈婚论嫁了。

在结婚后,两人的日子便变得格外平淡,原主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回来不仅要做家务照顾孩子辅导作业还要伺候像大爷一样的杨宗庭,还要接受来自于杨宗庭母亲时不时的刁难。

90年代下岗热潮,原主与杨宗庭皆在比列,原主为了生活整日奔波,杨宗庭找了个工资特别低的活儿整日酗酒埋怨上天不公。责怪他的老板有眼不识金镶玉,感叹他怀才不遇。

李海英只有原主这么一个孩子,她老了以后身体又不好,原主又不能不照顾她,于是才四十来岁的原主硬生生的老了十岁,看上去像五六十的人。

纵观原主的一生,普普通通的就像这个世界里的无数女人一样。如果她没在李海英临终前得知她的高考成绩被换给表姐李优优的话。

彼时的李优优早便活成了普通人眼中的人上人。

她毕业于国家重点院校,还没毕业便与校内有名的富二代相知相恋,才一毕业便奉子成婚嫁入豪门黄家,没过多久便生下来黄家家数代单传的男婴,次年再次怀孕,又生了一个。

至此,有了两个儿子的李优优在黄家彻底站稳了脚跟,之后的她频繁活动于各个慈善晚会、各个乡下代表夫家探望老人、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等等等等。

原主跟李优优自大学以后便没有再联系了,她大舅一家也跟着李优优一起搬到了李优优上大学的城市,两家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少到原主都忘了还有这么一门亲戚。

如果李海英没有在临终前忍不住愧疚之心将这场荒唐的顶替之事吐露出来,或许原主一辈子都再也不会跟他们一家再有交集。

上一世的原主多恨呐,她本该光明的一生,就因为李海英对李大舅李耀宗的愧疚之心这么白白的葬送了。

原主不甘心,她开始去查找被掩盖了那么多年的真相,开始寻找法庭去维权,可有什么用呢,她一个普通人哪里斗得过有权有势早已功成名就的李优优呢?

从知道被顶替的事情到她查明真相到法院诉讼维权,她花了两年时间,那一年,她都快五十了。她是在去法庭的路上被车撞死的,谁也不知道那是不是一场意外。

原主不甘心,她是带着一股子的怨气被系统捕捉到的。

“我不否认我过成那样也有我的问题,我优柔寡断,我心软,但如果我的成绩没有被换,我的人生或许不会比现在过得有多好,但我绝对过不成如今这番模样。”

“我对我妈那么好,我为了给她治病一天打两份工,一份四五点钟去街上扫大街,一份白天在医院做护工。为了钱多一点,多难伺候的病人我都上。为了报答她养大我的恩情,我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她呢,她把我当做她的女儿吗?”

“当年她大哥自己在车间操作不当伤了腿,她大嫂不认字没办法接班,她们家是没有办法才让她去接的班。可在她接班后的那些年里,哪怕跟我爸爸结了婚,她的工资也是得有一大部分得交给她娘家的啊。”

“就连我爸爸的抚恤金她也借给她大哥盖了房子了啊。那么多年了,再大的恩情都应该还完了吧?她为什么还要陪葬掉我的一生?”

“又为什么要在葬送掉我的一生以后还有脸天天对我说为我牺牲了多少多少?她真的为我牺牲过吗?我恨她,我恨死她了。”

“在她心里不是她大哥一家都比我重要吗?那就让她去靠她大哥一家给她养老给她治病啊,来找我做什么?来拖累我做什么?因为要给她治病,我的儿子女儿对我都有了意见。次次跟我见面都是在埋怨我。我图什么?我这些年得到了什么?”

“你一个子儿都不许给她。我的痛苦,我的绝望,我都要让她尝一尝。我要让她知道被最亲近的人背叛是什么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