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座谈会的规模是真不大,加上唐麓泽满打满算才十个人。他们也没介绍自己的身份,相互看起来都是熟人,话语的用词造句都比较随性。唐麓泽瞎混在他们中间,有人问问题就回答,没人就听他们“侃大山”。他们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没错,所以即便唐麓泽也知道答案,却不会贸然加入对话。
说实话,和他们聊天还挺有意思,比在网上看那些评论的杠精发言感觉好多了。尤其是一些唐麓泽觉得很稀松平常的事,被他们用特别学术的口吻和词汇说出来的时候,听起来真有点好笑。
“对3老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唐麓泽正看戏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师转头过来问他:“到底什么粽子才是那个时代更普遍的口味?”
“……”唐麓泽冷不丁被叫了id,轻咳一声,悠悠回道,“其实,你们这个话题,涉及到了21世纪华国的两大持久性的、全国性的、永无胜负的……‘战争’。”
“‘战争’???”唐麓泽的发言总有点特立独行,其他老师们也纷纷看过来,“什么战争?”
“一个是,粽子到底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唐麓泽伸出两根手指,“另一个是,豆腐脑到底吃甜的还是吃咸的。”
“……以前的人真有意思。”专家们不由得感叹,“这都能吵得旷日持久啊?”
“还有别的呢。”唐麓泽继续数道,“比如汤圆要甜的还是咸的,五仁叉烧月饼要不要滚出月饼届,香菜到底好不好吃……”
“好家伙,全和吃的有关。”
“本质上来讲,是地域不同造成的风俗不同。”唐麓泽想了想,回道,“一开始,人们都想着大范围统一,比如再往前的推广普通话、全国扫盲。但后来,人们开始注重保护各自的传统习俗,一些非遗传承也被抢救性挖掘……说远了,总之,吵是吵得很凶,但也就是开玩笑。”
“有意思。”专家们点点头,“这个切入点很新奇。”
他们兴致勃勃地针对这事儿又聊了一阵,唐麓泽知无不答,终于在晚饭之前被放回来了。
又过几天,就在唐麓泽快要道中央星的时候,这些专家们又给唐麓泽发来信息。
“啊?论文的联合署名?”
唐麓泽在语音通话里表示茫然:“不用啊,我又不评什么,再说我也没做什么。”
“不不,我们写到的内容不少都和你那天谈到的习俗有关,而且切入点思路也是你给的灵感。”专家回道,“反正这只是个会议论文,大家都署名的,你也来呗。”
唐麓泽听他口气,感觉像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的意思,也不再多想,答应了。也就因为这一茬,唐麓泽得报真名上正经论文刊物,于是他接连掉了两层马甲——“哎对对对”和“苏见明”。
虽然唐麓泽现在也不在意用不用“苏见明”这个号了,可他在谢菲尔德面前还是“苏见明”。现在一捅破,即便不是和谢菲尔德直接报的身份信息,这位教授自然也从同事朋友那里知道了唐麓泽的真名。
谢菲尔德就给唐麓泽发信息:【虽然知道你之前肯定是假名,但你这瞒得……我知道的你,就和真实的你没一点关系,是吗?】
唐麓泽回复:【咱俩的关系就和网友差不多,谁在网上交流还用真名?】
谢菲尔德:【我们第一次见的时候,你甚至只告诉我你叫“小明”。】
唐麓泽:【翻旧账就没意思了,教授。】
谢菲尔德:【好吧。说回你们的座谈会,我的朋友说他们都和你聊得很愉快,下次还叫你。你去不去?】
唐麓泽:【去呗,免费聊兴趣爱好一下午,还白赚一篇论文,这好事上哪说道理去。】
谢菲尔德:【你高兴就好。最近怎么不直播了?你还在亚古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