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少爷优秀的很,我沾福气了。”姬煜用余光扫过仓星野,抿了唇角。
“娘,我吃到铜钱了。”
仓星野忽地说了一句,把一干仓家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咬了一半的饺子里赫然立着一枚铜钱。。
“小野有福气了!”
“嗯,第一个吃到铜钱的人,自然有福气!”
……得,有了仓星野吃到的铜钱,小辈儿们都兴奋且跃跃欲试地向饺子进发了。
一时间,大家也顾不得多说话了,盘里的饺子不大的功夫蹭蹭蹭地空了盘。
“哎,我吃到铜钱了。”这是仓夫人。
“我也吃到一个,娘。”这是二嫂杜诗诗。
“姬煜,你也吃到一个?”
“嗯。”
“我怎么就没吃到一个呢?”
……一顿午饭就这样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
因第二日是中秋,下午在晚饭前备好了食材,晚饭后,众人也就都早些回去睡觉了。
次日,大家都起的早,官场也过节休沐。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地吃了顿虾仁鸡蛋羹,菜卷子,月饼和坚果,辣白菜,绿豆麦仁粥的早饭。
午饭是鱼香藕片、黄花鱼炖豆腐、地三鲜……
至于中秋之夜吗,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
仓星野记得以前念书时,看过的关于中秋的一些说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经久不息。
中秋节向来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对故乡,亲人之思念之情,还有祈盼丰收、幸福之意,所以成为了后世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连献祭的西瓜也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由此看来,古代人过中秋远比现代人要讲究得多。
还有吴自牧的《梦梁录》描述了那时的中秋节盛况:“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竞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