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哦。”我刚走出门口,妈妈狠狠的摔上门,争吵声立刻传来。

我耸耸肩,真不知道爸爸妈妈到底是怎么了,印象中,这两人一向相敬如宾,很少红过脸。

我刚要转身下楼,忽然发现门竟然没锁,原来是妈妈用力过猛,把放在门口地板上的地垫带了起来,被门夹住了,正好把防盗门留了一条缝儿。

我蹑手蹑脚的把耳朵贴过去,想听个究竟。

妈妈好像在摔着什么东西:“赵春文,这么多年,我对你容忍的够多了!你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方方,你这又是怎么了?”

“我在说什么你心里清楚!我问你,是不是把你爸的存折给箫箫了?”

“是啊,那本来就是我爸给她的。过年之前,我往家里打电话,咱爸就说要给箫箫一些钱,你不是也没什么异议吗?”

妈妈的声音很激动:“是啊,我当然没什么异议了,我敢有异议吗?横竖都是你们赵家的血脉,我能有什么异议!”

“方方……”

妈妈打断他:“赵春文,我问你,小杭和小晗算不算是你的儿子?”

“方,你这说的什么话,他们本来就是我的儿子啊。”

“好!既然他们是你的儿子,可为什么这些钱,你爸不留给他俩,非要留给箫箫?那可是二十万啊!二十万!”

“哎呀,方,都是咱的孩子,给谁不都一样?何况那是咱爸早就打算给箫箫的。你看你,非要把存折藏起来,你还怕咱闺女乱花啊。呵呵,要不是你那天放起来的时候,被我偷看到了,我都不知道你把存折放个那么隐蔽的地方,呵呵,我……”

“赵春文!你够了!你是不是非要我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事情的真相?什么事情的真相?”

“好!赵春文,不承认是吧?你以为林箫走了,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你们的事了,是吧?!”

林箫?林箫是谁?我屏住呼吸,把脑袋往门缝的位置伸了伸,可居然屋子里没了动静。

爸爸沉默了许久,才又说话:“方,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和林箫……”

妈妈冷笑:“什么时候?你想让我什么时候知道?!在你和她生第二个孩子、甚至是第三个孩子的时候,你才想让我知道吗?哈哈,你巴不得我一辈子都不知道才好!你巴不得我死了、进棺材了都不知道才好!”

“方,你听我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什么不是我想的那样?!告诉你,当年在医院,我亲眼看见了!我全看见了!你还要继续蒙骗我吗?这么多年,我帮你带孩子、养孩子,我对你、对赵婉箫,已经仁至义尽了!”

我的心一揪,仁至义尽?妈妈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春文,箫箫不是我的女儿,对吧?当年在医院,是林箫把我和她的孩子调换了,对吧?”

我紧紧的咬住自己的手指,不让自己发出一丁点的声音,那强烈的痛感,已经到了骨子里。我不是妈妈.的女儿?这……这怎么可能?!妈妈,是在和爸爸开玩笑,是吧?一定是的……一定是的……

我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跑下楼的,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跌进了雪堆,我只想,冰冻在这深雪里,冰冻自己的心,永远,都不要活过来……

正文 第297章 番外 真相

自从撞见了赵婉箫和赵语杭的亲吻,方方知道,长久以来一直打着的小算盘,可能马上就要实现了。

其实,早在赵婉箫小学毕业、刚搬进这个新家的时候,方方就考虑到孩子们的差别,如果都是男孩儿或都是女孩儿,那自然不用多烦恼,可这两男一女,还是要考虑周全的。让赵婉箫住上铺,小杭、小晗住下铺,本是一时的权宜之策,两个儿子的年龄还小,就算跟姐姐同住一屋,也不会有什么不方便,再加上工作繁忙,方方和赵春文对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一直并无过多的注意。*

赵婉箫上了高中以后,方方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和两个弟弟之间的异样。她以一个女人的直觉判断,赵婉箫肯定是和弟弟发生了什么,太逾矩的事,可能倒还不至于,不过,三个孩子都处在青春期阶段,儿女情长,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异性之别,没有姐弟之分。直到有一天小杭说走了嘴,说小晗跑了,赵婉箫去追他,等方方问起,小杭却又说他们是去打羽毛球,她隐约感觉,事态好像严重了,小晗一向是个乖孩子,从来不会乱发脾气,在姐姐面前,怎么还会不管不顾的使性子呢?小杭那种说话的语气,分明就是带着醋意,方方也年轻过,她不会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于是,方方又暗中观察了几次,她更加确信三个孩子肯定有问题。方方本来想找赵春文商量孩子们的事,她想让赵婉箫住校,或者把小杭、小晗送去他们姥姥家,可夫妻俩的工作太忙了,白天没有时间坐下来细细谈论,等到晚上下班回家,赵春文又一头扎进被窝,无论妻子说什么他都无暇去听,几次三番之后,方方索性自己想办法。

一天在办公室,方方对面桌教语文的曹老师,冷不丁说起了封建文化中的童养媳问题,一时之间办公室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方方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反正赵婉箫也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现在她和小杭、小晗的关系又那么要好,那何不……

既然不能当女儿,那就当媳妇吧。

做出了这个决定,方方觉得自己简直太明智了,她现在和赵春文这么拼命努力的工作,每年都主动向学校申请留在毕业学年,还不是为了那点加班补助和毕业奖金,他们是想多攒些钱留给两个儿子结婚用。那么,不管将来和赵婉箫结婚的是小杭还是小晗,都还是自己家人,这笔费用,省下的可不是小数目。

可如何跟赵春文和孩子们摊牌,还是一件难事,何况,赵春文并不知道她当年曾经亲眼目睹了一切,如果要和盘托出,那势必会影响她和丈夫的关系。所以,她犹犹豫豫,一直未做决定。

她想,先从赵婉箫入手,毕竟两个孩子互相喜欢,慢慢渗透给她这个事实,也许会比较容易接受。

方方自作主张的给两个孩子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比如,春节。

可赵春文父亲的态度,让她很是恼火。

赵玉璋去赶集的时候,扭断了脚,没住院,只拍了片子回家养伤,结果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再加上年龄的缘故,还引起了并发症,眼看健康情况一天不如一天。赵玉璋许是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对儿子、儿媳做了交代,还拿出多年的积蓄二十万,让儿媳转交给孙女赵婉箫。

方方十分不满,小杭、小晗也是赵家的血脉,还是男孩儿,为什么不把钱留给儿子却要留给女儿。

赵玉璋自有他的道理,三个孩子当中,他最疼孙女,赵玉璋本就喜欢女孩儿,他早就听说亲家不待见赵婉箫,好像,儿媳对这个孙女也没有对那两个孙子上心,他只有给这个孙女更多的爱,才不会让孙女失落。何况,男孩子总要长大出去闯荡,会自己打拼、自己创业,女孩子则不然,优厚的经济条件,是女孩子安身立命之本。

看来,虽然赵玉璋年逾七十,但“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的新潮思想,他还是丝毫不差的。

在回家的路上,方方就一直对丈夫横眉冷对,尽管丈夫在刚出了父母家门就把存折交给她,她还是牢骚不断。的确,她有撮合赵婉箫和小杭的想法,按说,赵婉箫的钱,也是小杭的钱,可是,假如到了最后,事情有变呢?

方方比丈夫早开学一天,在临去上班之前,她就预感今天会有什么事发生,到了下午,她破天荒的请了假,没参加全校大会,匆匆忙忙的赶回家。进了屋,直奔卧室,果不其然,丈夫把存折给赵婉箫了!

看着丈夫毫不在意的样子,她突然想起了林箫,积攒了这么多年的积怨,她受够了。赵春文看出了她的情绪,支开赵婉箫,方方一下子爆发了。

两个人痛痛快快的吵了一架,结婚二十年,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赵春文坦言,他是曾经喜欢过林箫,但喜欢并不等于一定要相守,他说他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和林箫发生了关系。

提到了当年在医院的事,夫妻俩惊愕不已,他们俩都以为对方不知情,结果,酿成了二十年的误会。

方方实在是不能接受赵婉箫仍然是她女儿的事实,赵春文说,验血报告单就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如果不相信,他们可以一起去学校看。一家五口,都是a型血,若是这个再证明不了什么,他们可以去做亲子鉴定。

望着丈夫笃定的眼神,方方无力的相信了,她仔细回想,儿时的赵婉箫,和她小时候长的是多么像啊,那是只有母女才会有的相像,因为,血脉相连。可是,以前的她,一直被误会影响了判断力,甚至,冲昏了头脑。

夫妻两人冰释前嫌,这才想起了女儿,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天已黑透,赵婉箫还没回来,正在二人打算出门去寻之时,小晗大惊失色的跑了回家,说他姐姐在楼下的雪堆里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