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猜了一会儿,就知道这地图是二战时期绘制的,绘制的是当时这边的地形地貌,与羊皮卷对比,然后画出了古墓所在地。
刘威教授激动了!
正好,南宫烈带着人进来了,刘威教授直接就跟他说了 : “这是三幅地图,金页子上的是一个古墓所在地;羊皮上绘的是金页子上的地图简单版,这是二战时期的对比地图。”
南宫烈和进来的人都有点一头雾水。
刘教授知道跟他们说不明白,干脆的道:“这金页子地图,是辽代文物!”
嗯,这下子都懂了。
“这些人不能送出国门,先在这边看守几曰。”南宫烈有了证据,就不惯着他们了,直接告诉来接人的战友:“我会跟上头说的,先在,先把人给我弄走,看着就烦!”
“是! “来接人的赶紧去安排人手,这么多外宾瞬间成了外贼。
等人都送走了,刘威教授还在研究地图,整个人拿着一只放大镜,几乎是要趴在桌子上看了。
越看越是激动,一直到人都走了,直升机的声音都消失了,他才算看完,看过后,舒了口气。
小天师体贴的给他送了一瓶水,这么半天,一口水没喝,真是佩服,废寝忘食也就这样吧?
“小天师可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古墓?”刘威教授激动的很,接过水害怕洒在上头,还离开桌子一定的距离,才喝了水,然后将水瓶子放一边,才靠过来,抚摸着那一沓文字和一张古老的羊皮地图,以及一张二战时期绘制的地图。
摆上那黄金地图,三张地图十分相似,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历史的变迁,山脉的走势等等。
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中间的那一个红点,和左右两个红点。
“不知道。”道淼很老实的摇了摇头:“历史上,盛行开山为墓的朝代只有唐代,在山中造墓工程量浩大,所以只有国力鼎盛时期的达官贵人才造的起,一般的时期,肯定没有那个能力。可是他们选择的墓址往往都是名山大川,不大可能选择这种矮山造墓,何况,这还是个山坳里。哪怕是纯阳之地,或者是纯阴之地,古人选择这种地方的时候也少,如果同样是吉穴,十个里头只有一个这样的,都不错了。”
“这座古墓,隶属于辽代,东丹国。”刘威教授眼睛都在放光,整个人红光满面的,好像年轻了十多岁:“这个国名很陌生吧?”
“我听说过丹东国,渤海国。”独孤浩炎在一边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个国名。
“东丹国是辽朝灭亡渤海国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属国,存在时间自九二六年至九八二年……”刘威教授终于一展所长,他不用查资料就能将东丹国的背景全都背出来。
它是怎么建国的呢?那话可就长了。
简单地说,就是在辽太祖天显元年(九二六年),辽国与渤海国的战争以辽国胜利结束,封皇太子耶律倍(据说这位还有个汉名叫刘倍)于其地,当时称为“人皇王”。
因渤海在辽东方,故名为东丹国(考古学上的理解是东契丹之意)。
建都于渤海故都忽汗城,改名为天福城(今黑龙江宁安一带),年号甘露。东丹国按照渤海制度治理,君主有权任命百官,每年向辽国贡纳细布五万匹、粗布十万匹、马一千匹。
有四个宰相,契丹与渤海人各有二位主持政务。
不久,辽太祖薨逝,耶律倍前往辽皇都宫(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