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2 / 2)

“苏某并未有娶夫郎的念头。诚如公子所见,眼下苏某清贫,吃住都靠恩师救济,哪里有多余的心思肖想其他。”

她说得诚挚,宋致腔子里那颗忽忽灌冷风的心登时就暖和起来,只稍稍抬眸,桃花眼中的情意便脉脉而来,水水润润,再加上他唇边无意识的浅笑,仿佛一场春雨后新发的嫩芽,柔顺又乖巧。

“既然第一条路不通。”宋致抿唇一笑,“那便只能行第二条路。”

“宋公子可想好了?”黛眉微蹙,劝道,“她们毕竟是公子亲人,这第二条路走下去,怕是不好收场。”

苏锦有些讶异。

毕竟初见之时,她就发现宋致与徐微之间,并非只普通相识这么简单。其后几次接触,也多是因沈公子才有所联系。如今就因为这半块玉佩,宋致竟当真不作他想,直接选了第二条路。

虽免了她一顿口舌相劝,但这其中缘由,若只说因婚约二字,苏锦却是万万不信的。

她瞥了眼对面的宋致,继续道,“想来公子也明白血浓于水的道理。切莫因为一时之气,坏了多年亲情。”

“苏姑娘的好意,宋致明白。”桃花眼的郎君摇头,“可惜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明白何为血脉。”

“还有些人生来,便是个弥天大谎。”

一想到府中那些隐秘旧事。

宋致含笑,“总归纸是包不住火的,而我,不过是在这把小火苗上,稍稍添了些酒,助助兴罢了。”

“既然公子心中已有定夺,想来苏某也是多说无益。”苏锦叹息,

“此事苏姑娘不必担忧。自苏家搬出京都,这些年也不见你再与我写信。我还记得你尚在京都时,可是写了许多封信来。”宋致试探道。

苏锦默了片刻,“那些年只顾着读书,哪管窗外岁月如梭,更加无心风月。”

“现在想来,苏某与公子定亲时,已是十年之前。”

她长长叹了口气,眉目柔和,“那时娘领着苏某登门提亲,虽不曾见到公子,却对一人印象极深,也不知他如今还在不在宋府。”

“苏姑娘且说说看。”

“是一位鼻尖有痣的伯伯。”苏锦笑道,“宋公子可认得?”

认得,自然认得。

宋致颔首,“这位是宋家主夫,常年病弱,足不出户,苏姑娘怎么会遇见他?”

“说来惭愧,苏某那时年幼,好动顽皮。对大人们谈话又无甚兴趣,闲着无聊就溜去了院里爬树,却不知怎得跌了下来。还好被那位伯伯发现。”

想起此生唯一一次踏进宋府的年纪,苏锦唇边笑意加深,明明那时候爹还特意嘱咐过,不许哭鼻子,要不就会被小宋公子嫌弃,娶不到夫郎。

可就算她摔疼了屁股,辛苦忍住了眼泪,结果也还是应了爹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