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思维轰·炸了一番金殿后,莫少珩跑路了,和诸国打交道的后续,就交给朝堂上的这些大人了,他现在忙着赚钱还债,朝廷是他的大债主。
接下来每次上朝,就是关于义务教育的事情了,天天和一群人打嘴仗,欢快得很。
众人:“……”
愣是将金殿变成了菜市场。
莫少珩还有理得很,每每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让人气得牙痒痒,还拿他没办法。
最终,众人还是没脸这么快就修改法条。
按照莫少珩所言,开始在凉京推行了起来。
一是,助学贷·款。
二是,凉京衙去有适龄孩子但没有报名的百姓家,挨家挨户游说。
其实在现代,建国初期推行义务教育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村官,天天跑去百姓家游说,让他们将孩子送去上学。
这些基层的官员,为国家的教育做出了太多的努力了。
正是有他们,国家的义务教育率才在短时间内不断攀升,最终几近100%。
国家后来的飞速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义务教育才奠定了基础。
可以想象,要是没有义务教育,全国一大片的文盲,怎么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强大。
感谢他们的付出。
第三,自然就是……对于游说未听者,依法治罪了。
谁让都写进了北凉律了呢,有法得依不是,不然立法的意义何在?
以莫少珩的想法,这样的父母,连助学贷·款都上了,说句不好听的话,都不用他们还了,朝廷等着他们家孩子,以后自己赚钱还呢,相当于这些孩子自己在给自己搏未来,作为父母他们已经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若还是想着孩子在家给他们干活,罚他们到倾家荡产,莫少珩都觉得是痛快的。
可惜,没争赢朝上的大人。
最终罚款落实下来,大概是购买一套纸笔课本一半的钱。
莫少珩:“……”
好吧,也足够恶心这些父母的了,也让这些势利的父母彻底想一想,是白白交了这罚款,还是干脆拿一半出来,让他们家孩子上学。
还有就是,莫少珩也在三街战报上评点了几句义务教育。
说得不是太明显,三街战报是他的,但他若敢为了一己之私用来制造舆论,朝廷自然会警觉,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