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走进屋子里见到人背对着他在倒水,陆锦站在那里有点拘谨的喊了一声大队长,问道:“您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不要紧张,坐下来喝杯水。”陆德全的手上端了两杯水过来,一杯放在自己的位置旁边,一杯放在对面的位置,他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示意陆锦也坐。

陆锦原本想挑下面远一点的位置坐的,现在他只能在陆大队长对面的位置坐下来了。

“你喊你秦大娘作大娘,喊我做大队长,这不是明显的生疏了吗?以后也喊我陆大伯就好,别大队长大队长的。”陆德全虽然不怎么常在家里头,但是自从陆锦搬到他们隔壁的院子住了后,每一次他从外面回来都少不得听家里的妻子和儿媳妇几个说起陆锦这个人,说这个孩子又给他们家里送了什么,说那个孩子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不容易各种的话,他是每天都听在耳里。

当日陆锦找上他们家里来求他帮忙,他当时也不过是秉着自己是这个村子的大队长,能帮一把就帮这个孩子一把而已,也没想过要这个孩子回报他什么。

知道前两日陆锦带弟弟上镇上看病去了,陆大队长还关心的问了一句。

“比上回好些了。”陆锦回答道。

“哦,那就好。前两日你秦大娘找我说要建豆腐坊的事,跟我说了不少的建议,我知道她一个人想不到那么多,问你秦大娘才知道是你给的主意。本来前两天是想找你谈谈这个事情的,谁知你上镇上去了,我跟大队的人开会商量了一下,大家都同意建这个豆腐坊。”陆德全看着眼前的少年,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村子里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少拾掇得这么干净的,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

陆锦没说话,看着对方,等着对方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你秦大娘和博文家媳妇会做豆腐腐竹,都是你教的。村子里原先有一个会做豆腐的阿公,不过前两年已经去世了,现在村子里除了你之外,也找不出第二个做豆腐手艺好的人,所以我就想着,等到时候豆腐坊开起来了,还是让你去教大家做豆腐,当然也不让你白教,我跟队里的人商量了一下,这个豆腐坊要是能开起来,有你一半的功劳在这里,所以以后豆腐坊那边你去干活,当师傅教大家做豆腐,队里就按一天十个工分算给你。”陆德全看着少年惊讶得睁大了眼睛,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笑的说道。

“这这,真的可以吗?”陆锦睁大了眼睛,一脸惊喜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啊。我们都知道你家里没了大人,你一个半大的孩子去地里干活,也赚了不几个工分,队里大家的日子过得都难,想要帮衬你们家里,也是有心无力。你现在有手艺,上豆腐坊去干活,当师傅教大家,也是靠你自己的本事吃饭,以后村子里的人也不能说你什么。”这些都是陆德全经过深思熟虑后,跟队里的人提出的,尽管是几个人嘀咕,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赞同的,所以这个决定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然你去了要好好教,你要干不好的话,我这个推荐你去当师傅的大队长也不好跟大家交代。”

“这个一定,我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原本陆锦没想靠做豆腐得到什么好处的,但是现在队里能给他算满一天十个工分那又完全不一样了,十个工分完全是顶一个成年劳壮力一天的活儿了。让他上豆腐坊去当师傅,一听干的就不是太辛苦的活儿,这样轻松又能赚满工分的活儿上哪里去找?

而且他上豆腐坊去当了师傅,以后对豆腐坊的发展和运作各方面都能提点意见,就算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也多少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行,既然你这里没问题的话,那这个事咱们就这么定下来了。原本想在村子里找一处旧房子来做豆腐坊的,后来找了一遍都没好到合适的地方,大家就决定在村口那个位置搭一处房子做豆腐坊,可能还得再过几天才能搭好,这几天你要有空可以跟你秦大娘一起过去那边瞧瞧,有什么地方不对的,可以提点建议。”他们村子不像是别的村子有什么能赚钱的产业,这也是他们村子为什么这么穷的原因。

不过现在乡下的村子十个有九个都穷,以前陆德全没在意这些,觉得社员们种种地能吃饱肚子也不错了。但是如果是有改善他们村子社员们生活的方法的话,他也愿意去尝试,毕竟想过起好日子,还是要靠他们大家伙的一起努力。

“以后这豆腐坊建起来,是归在妇联那边管,归你秦大娘管,以后有什么事你跟你秦大娘商量。”

“可以的,我这几天没什么事,我会跟秦大娘去瞧瞧的,有什么事我找秦大娘商量。”不说陆锦还不知道他秦大娘还担任了妇女主任的职务。

如果以后豆腐坊是归他秦大娘管,对他来说就是再好不过的了,最少他不用担心自己以后在工作中会与管理人员起什么不必要的冲突。而且他秦大娘管豆腐坊的话,他们的沟通和合作各方面都会比与一个不认识的人沟通起来要更方便,所以这么一想,他还挺高兴陆大队长把豆腐坊交给他秦大娘去管的。

“那行吧,我这边要说的,差不多就这么多了。”陆德全把自己要说的事情都说完了,看向陆锦问道:“你这儿还有什么事要问的吗?”

“暂时没有了,谢谢大队长。”陆锦知道陆大队长这是赶人的意思,赶紧的起了身,道了一声谢就往外面出去了。

一出来就遇到他秦大娘在外头,不知道他秦大娘在外头是不是有听到他们在里头说的话。说不定找他去豆腐坊当师傅这个事还是他秦大娘帮的忙,陆锦出来外面就跟他秦大娘说起了刚才他跟陆大队长谈的话,一看他秦大娘的表情应该是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

不过陆锦有点担心,“我上豆腐坊去当师傅,村子里的人会不会有什么意见啊?”

“他们敢,他们谁要有本事把豆腐做出来,这个师傅就给他们谁当。”秦大娘的眉毛一横,大有谁要敢反对就上去跟谁撕的模样。她是吃准了村子里的人不会做豆腐,就算是有人会做豆腐但是就跟陆锦说的,没有卤水点豆腐也做不出来好豆腐。

看着白白嫩嫩的少年,秦大娘还怕对方被村子里那些长舌妇给欺负了,“以后谁要当着你的面说什么,你别跟人吵,回来跟我说,我去跟人讲。”

“好,谢谢秦大娘。”陆锦见他秦大娘一副护犊子的模样,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温暖。不过他还是有点疑惑,“大娘你跟嫂子不是会做豆腐了吗?怎么还要我去。”

“哪里啊,你不在的这两天我跟你秀梅嫂子试着做了两回,都没你在的时候做得好。”这个也是事实,陆锦不在的这两天,秦大娘的确是跟儿媳妇又做了几回豆腐,第一回做的还不成型,她们又做了第二回,不过后面两回做出来的豆腐都没陆锦做的好。

婆媳俩个才知道这个做豆腐也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想要做出好的豆腐,还是要手上有点功夫才行。

所以说这个师傅的人选,是非陆锦莫选了。

后面跟他秦大娘说了几句话,见着天色不早了,陆锦就带着他们家三个孩子跟他秦大娘和秀梅嫂子几个道了别,往他们住的家里回去了。

第106章剃头

第二天一早陆锦跟他秦大娘上了豆腐作坊那边去看了一回,房子的主体用的是竹子搭建的,四周用的是沥青围起来,屋顶打算是用茅草铺一层,再盖一层沥青,这样的房子不用说使用寿命都不会太长,最多就只能用个三两年而已。

主要是陆锦觉得这样的房子拿来做豆腐坊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沥青和竹子都是易燃物品,他们每天都要烧柴火煮豆浆,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把房子给点起来了。

不过现在的农村很多这样的房屋,许多人家盖不起房子的,就暂时用竹子搭一搭,往外面围一层沥青,这样刮风下雨都吹不着了,一家人都住在里头。

所以现在经济有限,他们的豆腐坊能建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也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了。陆锦想的是等以后他们豆腐坊赚了钱,再在旁边另外盖一处更牢固的房子,这个房子可以暂时先用着。

来这边看了后,他还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娘咱们不如把灶建到外头去,在外面搭一个棚子,以后要是咱们干活的人手多,在外面也能活动开来。等再过一两个月天气热了,咱们在外面烧火也不会那么热。”

“你说得也有道理,我这就去跟他们讲。”秦大娘觉得陆锦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凡是在家里煮过饭的家庭妇女都知道夏天做饭是一件多辛苦的事情,更别说他们到时候做豆腐熬豆浆的话要人一直守着灶台,冬天还好,天气一热守在灶边就热得人受不了了,要是把灶台砌到外面来,四面透风也能凉爽一些。

所以秦大娘就去找干活的汉子们商量这个事情,左右不过是费点竹子和几片沥青而已,大家都同意了在外面另外搭一个棚子,把灶砌到外面来。

上午在村口忙活了一会,陆锦没有忘记要带小孩们去剪头发的事情,等到两小孩从学校放学回来,午饭还没吃他就先带几个小孩上村口去剪头发。

他们村子有一个剃头匠,不上外村去走街串巷给人剪头的时候就在他们村口的树下摆摊子,村子里要剃头的大人小孩都是上这边来剃头。上午到这边来的时候知道剃头匠今天没上外村去,陆锦就带他们家小孩来找这位老师傅剃头来了。

二月二刚过去没多久,村子里大多数的人都剃过头了,这个时候剃头的人不多。他们来的时候这位剃头匠还在树下跟村子里其他的老人们说话,见他们说要剃头忙的就起了身,过来问:“要剃头是吧,谁要剃头啊,坐这椅子上。”

说是小摊子,其实就是树下摆放的一张椅子和一个装剃头用的小箱子。

“我们四个都要剪一下头发,晨晨你先去。”陆锦把弟弟陆浩晨推过去,让小孩上椅子上坐好剪头发。

陆浩晨只好乖乖的坐在椅子上。

“是要剃成什么样的啊?”这位给人剃头的师傅姓李,李姓在他们村子是个外姓,村子里与他同辈的老人喊他老李,年轻一点的喊他一声李师傅,年纪小的小孩们见着他都喊一声李爷爷,村子里没人不认识他的。

李师傅的年纪也挺大的了,六十多快七十岁了,头发花白,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干瘦和驼背的老人。老李师傅打十二岁起跟着师傅学给人剃头,十五岁出师,到现在在村子里给人剃了五十几年的头了,村子里凡是满月的小孩第一次剃头都是找他剃的,老去的人在离开人世最后一次剃头也是找他,平常时候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找他剃头,附近几个村子的老人们都习惯了等他上村里去找他剃头,所以说这位剃头匠师傅几十年的手艺,那也是相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