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2 / 2)

乐松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再送他任何东西都不会像他十四岁那年那么轻易,而且送了之后也极有可能被他残忍退回, 开始送一些莫名其妙的关于吃喝的东西。

殊不知乐鸣更怀疑那些东西被下毒,拒绝得更是不留情面。

乐鸣在别墅里除了休息时间都待在琴房,写点曲子,或是干坐在琴房里听那几位跟他有过合作的歌手发过来的试唱。

他从小开始接触音乐,対乐器几乎无师自通,乐家请过几位名师专门上门指导,都対他的天赋大为赞赏。

但那是乐松出国留学的时期,乐松回家之后,他搬出了乐宅,也不再在家人面前展露自己対音乐的喜好。

他在家写几首歌,徐敏非要拿去给一些音乐人鉴赏,他也没阻止。

有几位歌手看中了想收录在自己的专辑里,他才有些意外。

写歌原本是他在憋闷的生活里寻找到的一个出口,却意外地有了别人的光顾。

于是他取了个所谓的艺名,叫莫明,给人写歌时都用这名儿,本身作品不多,却很快就被那几位歌手给带出了点儿名气。

很多事情就这么顺其自然,尽管其实并非乐鸣本意。

他在充当“莫明”这个身份时并不是一帆风顺,没了乐家这个背景,很容易就遭遇了一些质疑。

他因为那些质疑握着话筒录了几首歌,在翻唱网站翻唱自己写的歌,效果显而易见的好。

又因为一时兴起参与了几场广播剧的录制。

出于无聊开通了直播间。

他対这些都兴致不大,也体会不到任何快感,顶多只是为了打脸。

有人质疑他的曲和他的词,被他写的歌获奖打脸。

有人挑衅作曲者可能五音不全,被他登上翻唱榜单首位打脸。

有人说他只敢发声不敢露脸,八成是个丑男……

关于这个,他懒得打脸。

対那些狂热追逐着网络世界上他虚拟的id和藏在屏幕后的声音的人,其实他有些不能理解。

而这些人实在太多了,多得几乎有些虚假,他也就没太当回事儿。

在直播间跟那些人闲聊,更多的只是出于他在给自己打发时间,不经常,还时常戛然而止,十分随性。

所以当有人跟他说,有人追了他很久,从他“莫明”时期的词曲创作人身份,在广播社客串录的几段台词,再到他成为翻唱网站的“新星”,几乎是他的脚步在哪儿,那人就跟到了哪儿,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