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事不急,既然到了玄州,总有碰面的一天。
林屿把何货郎在客栈安顿好,径直去了衙门旁边的商务办事处,结果那些人都说完全没有听过有商队到来。
不过这个谜题,在傍晚时分揭开了,一跨进白老如今住的侧院,他眉飞色舞,激动的难以自控,正在挨个挨个的拥抱那些“黑人”。
林屿还没理清思绪,白老已经过来熊抱,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找到占城稻了!”
啊?!林屿瞬间明白了白老的激动,换成他也激动啊。
这事过去一年多,一直没有动静和消息,林屿想着寻找良种这种事,急也急不来的,耐心十足的候着,没想到一下子惊喜不就来了吗!
白老也是如此,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一边让人去找信王,一边没忍住就是泪光盈盈。
“总,总算是找到了!”
找良种的人倒不是不尽心,而是目标模糊,只听说要朝着南边去,于是一路慢慢的摸着过去,平白耽误了许多时间,也走了好多冤枉路。不过好在最后还是找到了,于是采购了好几车,再一路慢悠悠的送来,这才走了一年多。
林屿上去验看了种子,米粒比现在的大米短,颗粒小,但是能产量高抗旱以及热带能一年两熟的有点,完全能抵过缺点。
如果能够全国推广良种,饥馑年也能混个温饱,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播种了也晚了些,但是挡不住白老的热情,他已经让人去开垦良田,准备先种下一批种子作为试验。
试验种子本来就是需要时间的,林屿倒觉得白老做的挺好。虽然寻良种的人已经在当地看过问过还尝过,但万一挪到本地来水土不服呢?更妥当的办法就是先种了再说,不然先给人希望最后失败空欢喜一场,反而落人埋怨。
因为播种时间晚,试验田还做了一个对照组,一组是原先的种植法,另外一组是先育种再移植,来看哪一组产量更高。
再过上几个月,就能知道这种稻子,到底是不是传说中能够亩产两三百的种子。
地里已经洒下种子,有一些小苗开始冒出头来,嫩绿的颜色,看起来十分瘦弱,谁也想不到未来能长成什么样子。
信王蹲下摸了一把泥土,也不嫌脏,很有几分老农的架势:“土地肥力不错,旁边也有新挖的储水渠。”
林屿接话,“温差虽大,但对这种品种影响不大。”
“以后会变成粮仓吧?”信王的面前,似乎已经出现了谷满仓稻满船的景象。
而提到粮仓,信王瞬间想起另外一件事来,看如今气氛正好,于是顺势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