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村里取炉子这天,队伍又多了很多人,还是没王婶家。不过黎周周已经不在意了。

如此过了七八天,陆陆续续的订炉子、背炉子,就是王阿叔家都买了,王婶大儿子也想买,拖到了年前二十八,等他跟娘说好了,结果朱泥匠家封了炉窖,今年到头不做了。

等来年再开炉窖。

过年是大事,庄稼人一年到头少有的吃吃喝喝啥都不干的时候,就是张家的田氏,以前最抠,什么都往娘家拿供兄弟,在这个时候都会割点肉见个荤腥。

过年还在忙,那第二年要劳碌不停一整年的。

有讲究。

黎大早在村里家家户户买炉子的时候已经忙得不成,早上天还黑严实的时候吃口饭,背着褡裢出门去杀猪,一直忙活到了二十六、七,其他村子猪杀完了,到了东西坪两村。

这些天,黎家每天都有猪下水,什么猪场、猪肝、猪肺等等。

幸好天气冷能存住。

到了二十八,村里人要去镇上买东西,黎周周跟着一起,跟相公说:“村长家有牛,让我们讨个方便,这次赶着牛去,相公你走得慢不好跟着过去。”

牛是宝贝疙瘩,去的时候基本上是轮着坐,还是靠走,回来是驮东西。

轮着坐的那都是能张口说得出话的坐,黎周周还没坐过。他小时候个头没长起来的时候,村长家还没买牛,等他十三四个头蹿起来了,不好意思张嘴坐。

那么高的个子,不好意思占地方。

一直都是用走的。黎周周没说,怕相公担心他累着。

顾兆以为周周也能坐一会,走走歇歇也挺好,他要是一起去怕耽误大家时间,就不去拖后腿了,在家看门。

这次去镇上人多,天不亮大家村口汇合。有担柴火去镇上卖的,也有攒了一篮子鸡蛋去卖的。黎周周只背了个空筐,杏哥儿也是一样。

“幸好上次咱俩买了一趟。”杏哥儿说。

黎周周嗯了声,这次主要是买点糖和干果子,过年要去拜访夫子,还有朱秀才家也要去。

不好带的礼薄了。

“周周今年还是你去镇上啊?也是你爹要杀猪,估计忙的脚不沾地。”

“你相公怎么不去?”

黎周周说相公身子弱,走不了远路所以不去了。大家伙自然想到黎周周招婿成亲那天,接的哥婿顾兆是身子板弱,不过这次没人说晦气话,都笑呵呵说:“你相公还小,那是没张开,多吃两碗饭以后一定大个子。”

“是啊,人相貌好还聪明,琢磨出来的炉子真好使。”

“今年天冷的厉害,幸好有个炉子取暖,比火盆可强多了。”

能做饭烧水可不是比火盆好使。

“不愧是读书人,脑袋就是比咱聪明,还是平安大吉炉,多吉利。”

“幸好买的早,现在去买都不卖了。”

黎周周听大家夸相公比夸他还高兴,不过面上不显太多,就是笑笑应个话。不过这次去镇上,黎周周第一次坐上了村长家的牛车。

还是村长亲自开口让黎周周上牛车坐坐的。

因为村长家也用上了炉子,好使!

第20章 村中闲话20

村长五十多也姓王,平日里很严肃,在村里有威严。现在主动开口让黎周周坐牛车,黎周周也不敢推辞,其实他心里也有点想坐的。

倒不是偷懒怕走路,而是以前看别人坐他羡慕也想,那时候想坐没得坐,现在就想试试。上去坐了会,以前他走在牛车旁、后面,看着车上人说笑聊天,现在换了个角度,他坐在车上了。

就觉得还好,没小时候当什么稀罕事。

车上放着村里人要拿去镇上卖的鸡蛋、柴火,地方不大,坐车上要缩着腿,不走动,坐一会冷飕飕的,还要顶着车两侧后面的村里人目光,黎周周不习惯,还不如走动,暖和许多。

所以坐了一小会,黎周周就主动下来了。

“怎么不多坐会?这就下来了?”村里婶子笑说。

黎周周:“我走动暖和些。”

“也是。车上还驮着东西,我看你两条腿都不知道放哪儿。”

黎周周笑笑,不知道说什么怎么接话就笑或者嗯。好在婶子都知道黎周周性格,也没说什么,笑着和旁人闲聊了。

村里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炉子,你家买了没、买了买了,还烤了个馒头,用筷子插着转几下就好了、我家瞎折腾,旁边放把花生,气得我……

杏哥儿拉拉黎周周胳膊,使眼色,小声问:“你和王婶闹不愉快了?”

“嗯。”

杏哥儿:“她咋惹你了?你这脾气都能闹不愉快。”

两人脚步慢了些。王婶今天也来了,走在前头,牛车上放的两捆柴就是王婶家的,拿去镇上卖。往年村里还有几家也一样,今年因为太冷了加上买了炉子,拿柴火去镇上卖的就王婶一家。

刚聊起炉子,还有人问王婶。

“你家孙子才半岁大,原以为你家今年废柴火不去卖了。”

“婶子你家炉子买了没?瞧我问的,你家孩子小,离周周家又是隔壁,应该是早听信儿早买了。”

王婶扯着笑说:“今年柴火备的多用不完,再卖一些,炉子我让老大跑一趟。”

“今个儿买啊?那可白跑了,二十八人朱泥匠家封炉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