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阿婶就给送了六个包子。张家一瓶醋。黎周周是包了红包。
因为送人多,七手八脚,马家夫妻都不知道收了什么,等出了巷口,离着巷子越来越远,两口子心里不舍,但更多是对未来期望。
桂娘整理刚大家送东西,一看有个碎布缝包,打开一看,半两银子,顿时愣住了,这、这没人会送这么多,她拿给男人看。
“黎夫郎送吧。”桂娘是问话但很肯定。
桂娘握着银子许久,眼眶都泛红了,“要不是黎夫郎,我这条命就没了。”
“黎家为人厚道,肯定是不好占咱家那些家具便宜,才给包了银子。”
没多包,怕他们心里记挂不好受还回去,半两银子差不多买了旧家具正正好,夫妻俩握着手一时不知道说啥,只是心里对黎家黎夫郎感激之情更甚。
后来后来,夫妻俩终于有了孩子,孩子还没出生在肚子里时就起好了名字,就叫马黎,要是女孩或者哥儿就叫黎黎。
要是没有黎家,就没有这个孩子,可能马嫂子连命都没了。
确实如此,上辈子没有黎家告官黎老太事情发生,夫妻俩藏着心里事,勤勤恳恳辛辛苦苦供着幼弟二十多年,可幼弟不是读书料子,二十了别说中秀才,连童生也没考中,却一身臭毛病。
不务生产,只知道啃大哥大嫂。
成了亲,因为大哥大嫂奉献,家底在村中算是丰厚,娶媳妇儿娘家也丰厚,这有好有坏,好是娘家厉害了能帮衬,坏便是儿媳妇儿厉害有主见,第一个孩子人家辛辛苦苦生下,凭啥给外人抱去?
后来就闹起来了,积怨太深了太深了,马嫂子也是上吊,这次没黎周周,被发现时人都死透了,马家男人愧疚后悔,提着刀结束了性命。
夫妻俩劳碌了大半辈子,搭进去了两条命,什么都没指望上。这在村中被说了很久,就是村里人看热闹说闲话嚼头。
如今不一样了,黑暗中破了土,升起了一丝丝曙光希望。
面条铺子是两间大,有烟囱管道那间砌着大灶,中间那堵墙打通了,整个地方很宽敞。桌子板凳用了七八年了,虽然马家夫妻很勤快,经常打扫擦洗,但不免还是有些旧。
墙面要刷石粉弄白,桌子凳子捡着好收拾一通,打磨好了刷一层桐油晾干,这样就能新一些。黎周周不打算请人来做,下午买卖收拾好了,他和爹趁着相公没回来就能做这些。
主要也是人手还没招,不着急。
三、四天就能弄完了。
马嫂子夫妻在小院子生活了八年,但东西真少,睡得屋子就是一张四柱床、一个放衣服大箱子,一张四角桌并着两个凳子。箱子马嫂子夫妻收拾带走了。
整个屋子就床和吃饭桌凳。
黎周周想收拾都收拾了,干脆这间也用石粉刷了好了。
夜里顾兆给老婆捏肩背,放松放松,黎周周趴在床上,脑袋换了个方向侧躺着,背后上头是相公说话声:“黎老板,小兆力道如何?”
黎周周笑出声,顾兆听见了,故意不依不饶说:“小兆说哪里不好,黎老板怎么还笑话小兆。”
“相公——”黎周周察觉到背后力道轻了,立刻清了清嗓子陪相公玩,改口说:“小兆,重一些。”
“好黎老板。”
夫夫俩在床上正经按摩,黎周周趴着说隔壁院子进度,“睡觉屋子今个都刷好了,床和桌子也打扫擦洗过了,天气冷一些,晾个几天干了就好,隔壁两间铺子要多几天,还有桌子凳子要收拾。”
“这些都不要紧,慢慢做,别累着,人还没招到。”顾兆手上捏完了老婆背面,“老板劳驾翻身了。”
黎周周听话翻了身,翻完之后和相公脸对脸就有些不好意思,可不好意思还是没动就乖乖躺着,任由相公按按。
“今天许阿婶还来找我,说我扩铺子人手指定急,她家乡下有个远房亲戚干活很利落……”黎周周笑出了声,因为相公捏他胳膊到了肚子上有些痒。
顾兆是摸着老婆肚皮向上,一边正经脸说:“还是算了。”
“我也拒了,说不着急。”黎周周觉得要是许阿婶亲戚,和招巷子里其他人没啥区别,“而且张嫂不乐意,许阿婶走了后过来说她男人那边也有个哥儿。”
许阿婶和周氏别苗头,黎周周不想掺和,招谁都得罪,干脆都不招。
“家里铺子要是扩了,那要先去衙门登记,以后要交商税,这个咱们和爹商量过,我打听打听规矩,看看如何界定商籍,是一年得利多少按着商籍划,人手这边慢慢找。”顾兆跟周周说。
像石榴街上挑担子卖菜卖鸡,货郎卖杂货,这些人家绝对算不得商籍,都是底层小老百姓,为了生活讨一口饭吃微薄盈利。
要是划分成了商籍,那黎家铺子指定要挂别人名下——顾兆要科举,不能影响这个。
人选也有,不是黎家就是顾家。
挂靠事需要和当事人说清楚,一旦改了商籍,那第二代不能科举,第三代才成,所以铺子扩张收拾不着急。第二天,顾兆上学就找郑辉讨经验,没成想郑辉是个空有名头‘二少爷’,对什么商籍如何界定不知道。
“我听我爷爷说过,当初曾祖父是贩卖药材挑着担子走商,那时候户籍还是农籍,当时乱轰轰,对着这个界定不严,再加上我曾祖父东奔西跑,盈利多少外人咋知道,一直是农籍。”
“后来我爷爷学了医,开了药材铺子——这时候也还是农籍。”
郑辉使劲回忆,“其实怎么说,没人告发,上下打点疏通能瞒过去。”
顾兆:……
才想起来,现在社会又不像现代社会,你做生意没有营业执照那是开不了门,一抓一个准,而现在社会简单许多,拿钱拿关系上下打点疏通也能瞒下。
毕竟镇上离府县还远着,除非你家生意做大了,同行眼红去告发,不然小老百姓是不会从镇上出发去府县敲鼓告发——没那个胆子也嫌麻烦。
“后来何时改了商籍,应该是大历改了规定,商籍三代可科举,我也不清楚,反正如今我家里是商籍,生意已经选了族亲,每年给包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郑辉说。
郑爷爷是想远,他家现在是商籍,生意挂在郑爷爷名下,可要是他去世了,生意断然不可能明面上交给郑辉爹——
商籍第三代可科举,但第三代老子不能做生意。只能选族亲挂人家名下。
“今年过年我爹还催着我让我明年下场试试,这么早下场试干嘛,柔娘怀了孕,明年我家孩子还小,我不想折腾早早去。”郑辉现在当了半个父亲——孩子还没出声,已经不想离家离妻子身边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