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周周带信到了唐州,便将信交给顺运镖师,这便是送唐州到宛南,而不是昭州到宛南了,花费不了太多银钱。
父子二人说了一些闲话,黎大问起来,黎周周自然是说一路都好都太平,没什么大事。黎大知晓问也问不出什么,好在周周全须全尾的到家了,别的便不说也成。
下午黎周周说他去接福宝下去。
黎大乐呵呵道:“那正好,我歇一回,福宝要是见了你回来,指不定高兴成什么样。”
黎周周也笑,他也想福宝了。
黎照曦坐在学堂里,偷偷看外头日头,光影落在了窗户外的那棵树杆上,不由就笑了起来,好诶,快要下学了。
台上的夫子瞧见第二排的黎照曦每日逢这个点便出神看外头,手中的戒尺拍了拍桌面,作以提醒。
黎照曦扭过脑袋,同夫子露出个高兴乖巧的笑。
夫子:……作罢。
反正打也是不能打的。
讲了不足一刻的书,外头传来一声声的钟声,夫子合了书本,说:“明日大字一张,还有今日教的三字经要背诵,若是背诵不出。”敲了敲戒尺。
在座的个个缩了缩脖子,乖乖应是。
黎照曦也高兴,应了声,等夫子走了,便快快收拾起来小书包,他笔墨纸砚通通不装,塞在桌洞里,小挎包里就塞了一本书,往身上一挎,同其他同学挥手说:“拜拜,明日见。”
再过两日,他就要去学校念啦!
黎照曦说话便是如此,最初有时候大家伙听不懂,可这都快一月了,该懂的都懂了,一个个纷纷拜拜的拜拜,挥手的挥手。
虽是热情回应,但没人说同黎照曦一同出官学门回去。
来上官学时,家里人耳提面命的叮嘱,切莫惹了黎照曦不痛快,不许欺负黎照曦,黎照曦要是欺负你了,那便忍一忍,都捧着些如何如何。
谁能不知道,这黎照曦可是顾大人家中独哥儿。
自然是心中明白分寸,上官学的快一月中,大家伙对黎照曦的问话是有问必答,处处回应,热情又尊重,却也不能乱来,动手动脚玩闹没个正经。
黎照曦可是哥儿。
自然要懂规矩的。那便没人打闹玩闹,不然要是玩起来了,怕手脚万一没管好,冒犯了黎照曦,那不如坐下看书得了。
也不能同黎照曦单独独处一起。这都是家里阿娘提醒的。
黎照曦早也习惯了,大家不会同他一起出学府的,便挎了小书包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的独自一人出去,回去找汪汪玩!
官学外有车马排队。
黎照曦是第一人冲出大门,黎周周见了,不由想起爹说福宝不爱上官学,每日磨蹭不去,如今一看这下学堂快乐模样,跟着相公以前在宁平官学读书时一样。
下学了开心,就只想着回家也不去哪里玩。
不过相公上学不会磨蹭。
“福宝。”黎周周喊完觉得不对,又改正念大名,黎字还没出来,福宝是闻声瞅过来,高兴跑着冲了过来,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
“阿爹!!!”
“福福好想阿爹哦!!!”
黎周周心里软乎一片,摸着孩子头发,想着还叫什么大名,福福都出来了,这后头跟着出来的小同学可都听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黎周周要给孩子留面子。
黎照曦:福福不要面子!
第137章 建设昭州37
丝麻工厂的丝麻线都积压了三个仓房了,颜色没染对,纺织厂的工人没法上岗,熟练学习了技能后,便在家中等着听吩咐,于是日日的盼。
盼的时候多了,便心里生出了害怕。
“别是不要咱们了吧?”
“不会是不做这布料生意了吧?”
花娘是搓麻线的工人,她手粗,没法子去纺织厂,早前练习了一阵,她做工也熟练,上手也快,可惜教她们的领队便说:“你这手不成太糙了,如今是麻线还好,等混起来丝线,那便容易刮了料子。”
同村人替她说话,说不试一试如何知晓呢?
最后领队便让试,试了也好死心。花娘被架上去试,可她心里提心吊胆的,怕刮花了料子,束手束脚做的也不利索,摸都不敢上去摸,最后她先站出说不成。
众人自然是觉得纺织厂好,是坐着的,干的活也干干净净,被安排到了丝麻厂,那是一道道的工序,样样都不是坐着干干净活的,同村人自然是可怜了花娘,被安排在了那处。
可后来学完了,过了半个多月,纺织厂迟迟不开工,倒是麻线厂一直运转着,花娘当时还觉得自己运气好,一直没停,同村人也是夸她,说早知道便去丝麻厂了。
每次这样,花娘便默默说:“我们搓麻没停,要是不开白浪费了。”
这倒是。
其他人听了便安心。
除了过年停了一个月,花娘前前后后干了快五个月了,每月歇三天,加起来攒了七百多文了。这是自她嫁人后,家中从未有过的富裕殷实,男人懒便懒着,她一人能养活一家,原先木讷的脸上也隐约露出些希望来。
原先也该多攒攒的,可大娘劳邻家婶子看着,最初也没收她银钱。后来村中纺织厂的不开工,她丝麻厂的日日都没停,花娘虽是木讷了些,但知道好歹。
每十日休息时,便买了肉蛋,送隔壁婶子家一半,她家留一半。或是帮忙勤快些,给婶子家缝缝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