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 / 2)

有素色的流光绸,自然也卖织花流光绸。这个是看的人多,买的少,一连几天,一匹都没买全乎。而昭州商行黎宅这几日访客商贾也是络绎不绝,空手进来的,谈完了事,下午拉货几辆几辆的。

不出六天,人少了,瞧着应当是卖光了。

“小哥儿啊你们是不是快回去了?”婶子还有点舍不得。

王坚笑说:“是啊,货卖的差不离了,我们收拾收拾要走。不过婶子别惦记,我下次还来,到秋了。”

“秋日好,到时候来了,我给你带栗子吃,这山上的毛栗子小小的甜的跟蜜一样。”

“好啊。”王坚一口答应了。

下次给这位婶子带个椰子来,也不知还有没有了。或是换别的。

出发那日,王坚找了给他送栗子尝的婶子,这婶子就是家中女儿要择婿却没钱买流光绸的,他说不还价,婶子后来没张过口,他将几块样布打包起来送了过去,“婶子你别嫌弃,这样布加起来够一丈,就是颜色各异,回去洗洗手巧了能做……”

这位婶子自然是不嫌弃,千谢万谢的走了。

王掌事瞧着一切,嘀咕说:“这婶子怕是看坚哥儿年轻心软,故意日日过来找坚哥儿说话,那栗子才值几个钱,换了一丈多的流光绸。”

黎周周其实都知道,王坚送样布还问过他。

“总归不是什么坑,即便那婶子说谎故意骗王坚心软同情,那也就是失了一些样布,费不了几个钱,若是真的,也算做了一桩善事。”

“在他能承担的范围内,就由着他了,总不能做了买卖,心肠冷硬如铁,没点温情性格了。”

王掌事听黎老板最后的话,不知怎么的想到了年轻时的他,他做买卖这行,被师傅带着入门,第一个学会的就是心硬心冷,少一些没用的同情心,做买卖商贾赚的是钱,要朝钱看的。

黎老板做买卖可真是不同,但却说不上错。

这带来的货,可是没几天就卖了个精光。

唐州城门口的老唐面色带着喜气,跟着关系好的,熟络的,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老唐有本事了,把他儿子送进了唐州城最出名的彭举人那儿念书,彭举人可是收徒严苛的,近两年就收了两名弟子,一位还是出了名的神童。

另一位嘛,自然就是老唐的儿子了。

“欸,咱们俩兄弟不说说,怎么办的?彭举人那处可是难进的,城里乡绅捧了银子都塞不进去,还被骂什么铜臭。”

钱啊,钱哪里臭了,不懂。

老唐见是老伙计,才说一嘴,“是昭州的椰货,彭举人对外严厉,谁都不知道,这位举人老爷是个这个。”拧了下自己耳朵。

“怕妻啊?”这可真没面子了。

老唐严肃:“你可不许传出去。”

是女子怎么能不爱俏的。彭举人为人刚正严肃,不慕钱财,谁的情面都不给,专挑聪颖的孩子考校才能进了私塾做他的弟子。老唐也是想着试试,不送银钱了,送椰货过去当见面礼,只求给大郎一个机会。

“也是我家大郎是念书的这块料子。”

这倒是,不然什么都不好使。

正说着呢,远远的,昭州商的队伍便到了门口。老唐是笑开了花,说:“黎老板要回去啊,路上走好。”

作者有话要说:

梁从:听我的春日娇,要它个六两八两的【这还是卖的便宜了

京中兰香阁忠实卖家们。

贵女1:这兰香阁这两年怎么东西越来越好,可价钱还不涨,倒是便宜了。

贵女2:是个实诚肚子的。

贵女3:就是缺货,要的这般便宜,谁都能买了,不如抬它个二三十两的,不就没人抢了【有钱!

第142章 建设昭州42

流光绸定价不高,黎周周当时卖货时也是先挑以前合作过的几位商贾,说明了道理。

谁人都不是傻子,加了麻线的能贵在哪里?再则,苎麻种植简单易活,一年能割两到三茬,不像椰皂,椰树种植五六年才能结了椰果。苎麻一种,割了四五年是没问题的。

且苎麻也不是只有昭州有,鄚州有、滁州也有。

蚕丝苎麻混纺织出的料子,其实不难学,昭州只是打出了第一等的名气,之后便是靠量大、花色新鲜、花样做的精美取胜。

“我们昭州的苎麻多着,春夏两季供给各位是没问题的,若是价位抬得高了,卖的贵,后头货跟上了那便会砸了自己生意口碑。”

“流光绸,我们昭州是想走中层百姓人家。”

黎周周说完,其他老板都听懂了,就是梁从也听了黎老板这一次,他要是运了这批货回京,贵女们开始没见过,瞧个新奇,可这些贵女们用惯了上等的东西,新鲜气过了后,其实也瞧不上丢一旁。

这才开始定价要高了,后头就不好降下去了,如此一来,以后昭州的流光绸货多了,不是进退两难的地步。

还不如一开始找准了位置。

梁从有了数,只是末了想,幸好这椰树是五六年才长成,他们兰香阁还能赚五六年的椰皂钱。

后来三位经销商便商量了下,其中胡老板最为妥善胆小,他当日卖椰皂,多添了个五十文都觉得卖不出去心慌当,如今对了流光绸这买卖,想说:“那我素色定三两,只赚个辛苦跑腿费。”

哪里是辛苦跑腿费,一匹料子可多涨了五百文了。

以前椰皂也就多涨五十文,椰皂还沉重,流光绸要轻便许多。

梁从瞅了眼胡老板,这人可真是含泪赚钱呢。不过他沉思了下,说:“我京里路远,铺子门面人手开销大一些,那便定个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