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1 / 2)

从太后寝殿里出来后,不等谢殊和谢夫人戚秋一起回宫殿里,皇帝身边的太监便来请谢殊。

谢殊脚步一顿,只得跟着来请人的公公走了。

一路走到养心殿,通传过后,里面伺候的下人将谢殊迎了进去。

皇帝站在窗边,正在欣赏着外面的雨景,见到谢殊走进来,这才转过身。

等宫人奉上一杯热茶之后,皇帝问道:“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谢殊回道:“已经养的差不多了,多谢陛下挂怀。”

皇帝叹了一口气,默了一下说:“朕知道你还记挂着王严的证词,可那里面的证词错漏百出,尤其是还牵连到了亡国皇子,实在无法令朕信服。”

谢殊顿了一下,“王严绝不会无缘无故提及周国太子,就算是错漏百出,臣认为也该一查。”

皇帝没有说话。

外面不知是哪个小宫人犯了错,太监正在罚她,撕心裂肺的哭闹声透过雨幕传了进来,听的人心里一阵烦闷。

皇帝拧了拧眉,示意一旁的总管太监出去瞧瞧。总管太监出去之后不知道说了什么,外面便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听大雨纷纷。

皇帝拧着眉默了许久,手里的玉珠甩来甩去,好似有些焦灼。

谢殊便没再说话。

过了须臾,皇帝眉头松了一些,轻叹了一口气后对谢殊说:“你想查那便查吧。”

谢殊依旧没有说话,脸上也不见任何波澜。

皇帝抬起眼眸,那双漆黑的眸子早已被威严充斥,让人不敢直视。他说:“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在尚未有个结果之前不便公之于众,你私底下暗查即可,不要声张。”

谢殊这才沉声应了一句是。

皇帝又走到窗边,负手而立,看着外面不见停歇的大雨,不再说话,寝殿内一时安静极了。

空气隐隐有些压抑,更有些焦灼,像是被炭火烧裂了一半,前后泾渭分明。

过了许久,皇帝背对着谢殊说:“雨越下越大,你身上还有伤,朕便不留你了。”

谢殊低头行过礼之后,退了出去。

在檐下撑着伞,谢殊走入雨中,那抹高大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风雨云烟之中。

养心殿内不知不觉出现一人,皇帝头也没抬地叹了一口气,“谢殊许是知道什么了,他素来聪明,朕那日的反应太过了。”

身后的人迟疑道:“那……”

皇帝沉默了一会,就这一会儿,身后的暗卫便起了一头汗,随即听皇帝说:“罢了,就让他查吧,你且跟着他,若是查出周国大皇子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