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这批水稻种下去,可以尽可能规避掉大多数意外状况的侵害,最终达到一个合格的亩产量。

哪怕是碰上了干旱,碰上了洪灾,碰上了虫害,碰上寒冬或暴晒。哪怕是种在盐碱地,种植在崎岖的山上。它们都能保障产出一批成熟的稻谷。

童文乐靠近一株水稻,凑上前闻了闻味:“可以碰吗?”

高毅然:“可以的。我们平时也会到水稻田采样,都会直接下田。”普通的轻微碰撞对这几亩入镜头的水稻影响不大。

童文乐好奇用手摸了摸。这儿的水稻和他以前接触过的水稻大小不同。他生活远离泥土种植,要不是拍综艺,怕是这辈子都没什么机会接触。

贺君在边上也伸手摸了摸就近的水稻。

高毅然继续讲解着。讲水稻属性,讲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两个研究生并没有什么详细的台本,很难将水稻的讲解叙述成故事。他们不具有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天赋,只单纯的进行科普。

在他们眼里,这是一,这是二,余下要说的就是三四五。刚开始听很有趣味,要是得不到足够反馈,就如同强行给人上课,最终睡倒一大片。

洪导作为一个热衷拍纪录片的人,透过镜头观察着四个人。他发现节目整个氛围和他想象中有点偏差。整个过程太过学术,充满了学习氛围。

贺君和童文乐已经足够配合,在整个讲解过程中穿插了戏谑打闹情节,但洪导总觉得不太够。

这样的综艺出来只能曲高和寡,评分高,收看观众有限。哪怕播到电视上,大多数就会当下饭菜看。而任何其余纯搞笑的节目稍一出头,都能够轻易取代掉他们这一款。

难道是他前段时间去拍纪录片有了纪录片后遗症?

这怎么看都要拍成纪录片了啊!

他发愁搓了一把脸,发消息给策划小佳:你怎么拍摄第一天就闹失踪?回头节目扑了怪你!

小佳收到消息,人正在研究所门口。

她看到消息时,嘴角抽了抽,怀疑洪导是太过紧张了。这节目组已经要流量有流量,要制作有制作,要策划剧本有策划剧本,算她最认真的一次,怎么还能怪她?

怪导演怪摄影怪后期都可以,怪她就有点离谱了吧!

她当即回消息:我现在就买回程机票,拔腿就走。

洪导:到了就快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