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到这么一份新春贺礼,笑开怀:“我知道。”
唐雪君消息知道多,和桑晓晓说起来:“你这回《春居》也正是赶巧。上头几个杂志联合举办了一个春联大赛,正巧是要烈士主题。好多人把你的第一个故事拉出来说了。你这回征稿是赶不上,不过倒也算是有了大宣传,也入了不少人眼。”
桑晓晓的春联没有命题,很是通用,就祝万事兴顺的意。她一下子就想好了:“我和姚主编商量下,今年开年订阳城日报全年的,就送一份阳城日报这版的春联。印刷的。”
她和桑晓晓提议:“碧玉少女那儿也能这么送。宋姐那里的话,可以考虑凭书领取,先到先得。领了的就在那本书上做个记号。怎么样?”
桑晓晓想了想:“刻个印章,上面写个福字。印上就当领了。要是方便,能多做几个款式。说不定读者会喜欢收集印章戳。”
唐雪君觉得桑晓晓这个思路好:“好好好。听着就吉利。”
这事商量好,唐雪君又和桑晓晓探讨了下春居后续。
一聊天时间就过得飞快。
桑晓晓第二个故事出场,给少女递交信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少女看不到人,只能看到这位女性所写下的文字。字隽永清秀,该是很有文化的一个人。
信里说,她家信奉多子多福,以至于她上有兄姐,下有弟妹。家里人口众多后,她便很受轻视,曾有一次躲到鸡窝里,一整晚都没被发现。
年纪稍长,她便果断离家远走,去外生活打拼,多年未曾回家见过父母,也没和任何一个兄弟姐妹有所联系。听闻世上有一春居可以如愿,就过来写了这封信。
她住的地方离家乡太远,工作事忙很难回去。也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忙碌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小家,才意识到当年父母并不是不爱她。
只是人要活下去。她的父母希望他们家每一个孩子都能吃饱饭,好好长大。光为了一个“活”字,两个长辈已拼尽了全力。她如今希望少女能替她回去看那么一眼。
经历过上一个故事之后,唐雪君理所当然认为这个故事里的中年女性已经不在了。她试图让桑晓晓剧透:“这人又是干什么工作的?总不会是女兵吧?”
女子当兵的少而又少。
这切入点太过稀奇。
桑晓晓摇头:“当然不是。我上回不是写了一大半么?应该能猜点出来。”
唐雪君茫然回忆了一下。她是编辑,把桑晓晓给的稿子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都想不出来是哪里有了剧透。
她碎碎念着:“我记得你写了少女和少年前往村子。那个村子里发展逐渐变好,那户人家里面出了好几个读书人。有的如今在大城里做老师,有的做小本生意,各个相当聪明,头脑很是灵活……”
距离这家人上一回得到出走亲人消息时,是这位中年女性结婚的时候。她邮寄了一份喜帖,却没有写在哪里办的婚事。写了男方的名字,却没有细说男方的情况。
男方也留了一封信,偷塞在和喜帖一起邮寄的喜糖里。他写着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每隔一段时间会打些钱回来,让他们放心自己闺女。
唐雪君知道桑晓晓写的是很纯粹的情感。中年女性必然发展也是不错。
她偷瞄了眼傅元宝,低声问了一句:“是去做大生意了吗?然后里面有一些不能告诉人的东西。”
猜就猜呗,看傅元宝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