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1 / 2)

话是说着,她手上把之前领来的药翻找起来:“于医生配了止痛药。说你实在熬不住吃一颗。一天不能超过一颗。”

她把药递给傅元宝,连带桌上的水也一起递过去。

桌上的水之前倒的,现在已经没了热度。她又收回水小跑去给加了点热水,跑回来递给傅元宝。见着人吃了药,她问了一声:“还疼么?”

止痛药吃下去也要过会儿才有反应。

傅元宝却说了声:“不疼。”

一个真问,一个真骗。桑晓晓听完傅元宝的回答,当然知道这人说的是假话。她没说什么,拧着眉头把傅元宝的东西整理了。

王叔退完病房再进来,就见傅元宝拿着喝光了水的杯子,神情颇为惆怅。旁边桑晓晓坐在椅子上,双手环胸再问傅元宝,语气不善:“现在疼不疼?”

傅元宝回答:“刚才疼,现在是真的不疼。”

桑晓晓没等三十秒,又语气一模一样问了遍:“现在呢?疼不疼?”

傅元宝更惆怅:“不疼。”

看起来这个问题是问了不止一遍。

王叔走过去,帮忙把东西拿上:“于医生现在没有空。刚才受伤的两个医生,一个还在抢救,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另一个是于医生的妻子,姓金。她手上缝了几针,没大问题。还好不深,听说恢复得好,以后还能上手术台。”

也就是在医院里才能够得到第一急救,要是换个地方,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桑晓晓听王叔一说,想起刚才的场景。满地血痕历历在目。

确实就和傅元宝说的那样,稍有一个差池,对方只要再疯癫一点,无条件乱来。她这种挤上前去的人真的完全帮不上忙,多增一个伤员。

傅元宝能分析得有模有样,她却只想着拿个扫帚。扫帚哪里能控制得了人?刚直接折断在现场。

她不太熟现在的法律情况:“那个动手的人呢?”

“他哦。”王叔刚才去退个房,和人聊了不少信息回来,“群众情绪激动,派出所来抓人的时候,他已经被打得不说话了。派出所把人带走,还叫了两个医生和几个围观的人一起去。”

桑晓晓问:“他会怎么判?”

王叔看了眼傅先生,随后回答桑晓晓的话:“没出人命应该只是关些年。要是出了人命,估计可能会判严重些。现在是从严顶格判的,但这事又情有可原。我说得不准。”

桑晓晓听明白。

伤人和杀人是两码事,而就算从严处理,也要考虑人是不是被逼无奈。要是宽松,对不起受害的人,要是从严,这又失去了人情。

“最让人难受的,估计是不管怎么判,只要不是死刑,医生都得给他看病。”王叔这么说着摇了摇头,“这样你说,这不就给人有样学样的机会了么。” 这回这个案子大概率不会判死刑,所以看病是必然。

从医生的角度,这事很难共情,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大众能体谅他冲动的理由。最无辜的就是今天这两位受伤医生。金医生是好运没碍着今后事业,另一位恐怕往后就难了。

话说到这里,王叔也不能再深谈下去。他处事圆滑,妥帖问傅元宝:“傅先生,我们现在就回去。我先去开车。马上就到门口。”

傅元宝应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