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1 / 2)

汪老拿着书给他晃着:“这不就挺好的?看着多舒服。”

翻开里面,那没有一个字的两张纸显得更有意思。杂志里选用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前面透明白纸后头的文章就是畅快为主,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有事业,当然主要还是爱情和事业居多。

后面则是什么虐文都有,完全彰显了人性之复杂。在这种复杂的人性下,各种悲欢离合都有。职业的多样性也诞生出来。

从艺术角度来看,汪老觉得悲剧那些故事,艺术性都比前面强,但从有趣来说,前面的文章都比后面的甜腻有趣。

这杂志看到半路还得翻着来看。印刷起来多一道工程。

汪老没有看完所有的文章,合上杂志的时候,心有不舍:“怎么会文章就这些呢?一看就要看完了啊。下一回可是要等一个月了吧?”

桑晓晓想着要再次进入繁忙循环,深深吐气:“我本来还想出月双刊。现在发现工作量实在大。我真的忙不过来。要是期末,大家伙都要考试,恐怕得停刊。”

汪老一听,怔了一下后哈哈大笑:“我都忘了,你们都还是学生。这一考试起来,确实得停刊。你们杂志也算是稀奇了。跟着有寒暑假。”

桑晓晓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很多事都是她在操持,以后月月这样,她岂不是都没空去干别的事?

她琢磨起来:“不行,我得想办法让大家支棱起来,等文学社这批人毕业,看能有几个留下的。每年再问学校要些实习生来打下手。”

争取让可以分摊下去的事情都分摊下去。再之后要是能有合适的副主编。啊!对,星海的王主编,可以哄骗过来。不知道王主编变成副主编乐不乐意。

大家合作互利互惠,未来才会更好发展。

桑晓晓脑子里想法多,也会有离奇的:“其实我还想在其中放一些隐藏款杂志。多一些反馈读者的采访稿。可惜这种应该上面不会同意?”

曹主编委婉:“不要搞太特殊。也就是你这个真是以爱情为主,不然上面恐怕不会允许你多出几期的。”

汪老这边则是老小孩一般嘀咕:“就他们事情多。要我说有什么不好的。年轻人就应该想法多。按照老传统办杂志,你看多少家只能靠广告过活。隔壁那家还是靠出版了别的书活下来。以书养杂志,文章甚至都不是从杂志上来的,这也是稀奇了。”

确实是稀奇离谱。这年代离谱的事情多了去,汪老说的事都不算事了。

曹主编和桑晓晓以及王主编最近都联系过。他确定这杂志可行,也对桑晓晓说了声:“你这个校对后的样刊给我一份,先别急着印。我去和王主编上面聊聊。”

其实王主编和他最近都找过好几次上头,上面心动,但多番考虑桑晓晓是学生,没看到杂志没能松口。桑晓晓虽说没直接和上面联系,但实际上已经在上面挂上号了。一般来说只要杂志内容过得去,上面必然会考虑同意。

桑晓晓的办刊方针之前交了一份稿的,写得那是非常动人,意识非常正能量,在追求情感和事业上极为积极主动,本质都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国家。

那方针正儿八经的,让曹主编刚开始还以为是星海帮忙写的。谁想桑晓晓还能写这种。

他隐隐透露着:“不出意外,再过几个月正式管理的方案就要落实下来。以后杂志归杂志,书归书,可不是哪家厂都可以随便印了。你这回要是自己印,都不能赚钱。”

所谓的不能随便赚钱,就是定价得按照几乎接近成本来算,叫试刊。不盈利当然事情就少。但对以后正式发售的定价是不划算的。这种大多数只有赌一场必拿刊号的杂志才敢干。

要是第一期就订了刊号,那就是确定了主管单位。第一期说不定运气好就能回本,运气更好说不定能大赚。

曹主编话不敢说太死,只让桑晓晓缓缓。

桑晓晓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