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新年问候 谢晚年 2278 字 10天前

宋新元坐在光秃秃的椅子上,不舒服地动了动,自我介绍道:“学长好,我叫宋新元,是医学英语专业的新生,请多指教。对不起啊,擅自碰了你的书,我就是拿起来看一眼,没想对着它干这事。要不我明天请你吃饭吧?”

犯错的人不懂得害臊,眼睫毛来回扑闪着,一双桃花眼中泛起天真的笑。

“你好,不用客气。”冯灯想了想,抽出塑料袋里的棒棒糖,扔给宋新元。

那只棒棒糖恰好是樱桃味的。宋新元接住糖,若无其事地爬到床上。

他的床在傍晚才折腾好,自己没动手,全是他表哥厉明洲出的力。厉明洲给他铺好褥子和床单,看了看外面的草丛,去楼下超市买了一块蚊帐。

蚊帐是粉蓝色的,宋新元原本很嫌弃,到了夜里,终于承认厉明洲的明智。即使快到秋天了,蚊子依然对人不离不弃。蚊子的心里大概是没有四季的,它们和人不一样,人有时候短短一天就走完了春夏秋冬。

宋新元钻进蚊帐里,犹如进了自己的密室。他面朝墙躺着,听见冯灯的脚步声远去后,偷偷拿出棒棒糖,拆开糖纸舔了舔。这是一个非常廉价的水果糖。宋新元吃过那么多好东西,怎么可能被冯灯的一颗破糖收买?

宋新元把棒棒糖塞嘴里,甜滋滋的味道透过舌尖传到心尖,真是鬼迷心窍。蓦然想起冯灯描述他身体时的表情,他缩在隐秘的角落里,迟钝而大胆地红了脸。

作者有话说:

只写一章回忆,给大家留点想象空间。接下来回归现实,全文以现实为主。冯灯对冯星河的好感是他年少时的错觉,其实他们之间更像亲情,他跟着冯星河长大,想从冯星河那里得到认同感,认可他的性取向或者选择,因为他的家庭比较复杂,尤其是吕舒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性格。宋新元的出现渐渐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最后解释一下宋新元为啥会俄语,他高中就是学俄语的,高考考俄语,我们这边很多学校是这样的。宋新元专业是医学英语,必须选个二外,他二外选了俄语。至于冯灯为啥对俄语感兴趣,因为冯星河是教俄语的,冯星河也是宋新元的二外老师。

第8章 事在人为

十八岁的宋新元后来蠢而不自知,落入了冯灯的圈套里。

二十八岁的宋新元从噩梦中清醒,执意与冯灯纠缠到底。

宋新元昨晚看见冯灯的朋友圈后,失眠半宿,起床发现自己感冒了,喉咙又痒又疼。他背靠床头,按住喉结,不断地咳嗽着,仿佛要把心尖的血咳出来。

他察觉冯灯的动静,骤然想起那首俄语诗还有后半部分。他将整首诗搜出来读了一遍又一遍,脸上渐渐浮起一朵乌云。“啪嗒”一声,他扔下手机,换好衣服跑出去,然而并没有发现冯灯的身影。

冯灯悄然撇下他,独自上班去了。

他在医院也没瞅见冯灯,甚至连续几天都很少和冯灯碰面。冯灯每天早出晚归,总是安排助手或护士指导他,而他还忙着背剧本,所以只能接受冯灯单方面的“冷战”。

清明节假期前一天,心胸外科门诊部开始商量着休假去哪玩。由于职业原因,他们每个人只能调休一天。冯灯也一样。

当冯灯出去开会时,护士沈灵溪感慨道:“如果能和冯教授一起出去踏青,我就死而无憾了。”整个大外科都知道沈护士喜欢冯医生,刚入职时还追过冯灯,结果以失败告终。

韩乐毫不留情地打破她的美梦:“醒醒,冯教授每年清明节都要回家扫墓的,除非你哪天进了他家门儿,他才会带你去。”

宋新元支起耳朵,假装不经意地问:“冯医生家里……”

韩乐瞧瞧外头,小声道:“冯教授的父亲去世很多年了,我是偶然听梁主任说的。”

“唉,我也听说过,好像是因为出了车祸。”沈灵溪补充道,“所以冯教授几乎不开车,对待出车祸的患者也异常重视。”

“别瞎猜,冯教授对所有患者都一视同仁。”

“你懂什么,你才跟过冯教授几台手术?我可是身经百战的……”

一瞬间,宋新元怅然若失,仿佛得了失忆症。他曾与冯灯交往四年多,从没听冯灯谈过家事,更不知道冯灯每年都回老家扫墓。他自以为了解冯灯,回首一看,他了解的那些都是冯灯蓄意透露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