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幸福人生充满正能量(1 / 2)

第六章幸福人生充满正能量

1你的人生就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如果能将一个人内心的想法由恐惧转变为积极进取,那么他将战胜一切。

在几年前的一次广播电台的采访中,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一生中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记得我那时回答的是“人的思想很重要”。

我认为,思想造就了我们,如果我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首先就要了解这个人,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也是思想的交往。

现在,我已经完全相信,需要我们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唯一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获得正确的思想。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是走上了一条捷径。

几年前,我读了詹姆斯·艾伦所著的《思想的力量》一书,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我试着摘录出一段:

一旦人们放弃了对他人和事物的看法,那么他人和事物就能对他形成改变。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经过了激烈的改变,那么他会发现,他的生活也正在发生着激烈的改变。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神奇而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自我。

人们都是自己的思想的产物,因此,只有提升了思想,人们才能进步,相反,不愿意提升思想的人只能生活在悲惨之中。

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列留用一句话就总结了人类的命运,他说“思想决定人生”。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快乐的,那么他的人生必然就是快乐的,反之亦然;如果一个人认为他注定了要失败,那么他肯定会失败,反之亦然。

这正如诺曼·文森特·皮尔所说,你怎么想自己,你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宣扬乐观主义,其实全然不是,我已经知道人生远没有那么单纯。

不过,我倒是愿意宣扬用积极的态度取代消极的态度。

这要怎么说才能更明白呢?

应该是:我们要多关心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多关心忧虑的情绪。

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吗?

打个比方,当我在纷纷扰扰的人群中时,我只会小心翼翼地走路,并不会因为人多而感到忧虑。

关心问题本身其实就是认清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忧虑却不是这样。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哈特菲尔德在他的著作里曾提到过,他请三个人参与测试心理对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时,生理状态也是不同的。

这就说明,心理态度有一种强大到不容忽视的力量。

为了说明这种力量,我可以讲述一个简单而惊人的故事:

南北内战刚刚结束不久的一个晚上,无家可归的格罗夫夫人在街上漫无目的的游荡。

后来,她来到韦伯斯德夫人的门前,敲响了门。

韦伯斯德夫人打开门,看见门外站着瘦小而又可怜的格罗夫夫人。

格罗夫夫人解释道,她正在找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以便思考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好心的韦伯斯德夫人说道:“那你请进吧。

这里只有我一个人。”

格罗夫夫人一直住了很久,直到被韦伯斯德夫人的女婿发现。

看到格罗夫夫人之后,韦伯斯德夫人的女婿怒气冲冲地喊道:“我可不希望看到这个流浪鬼住在这里。”

结果,在这个下雨的夜晚,格罗夫夫人被赶了出来,又到了街上游荡。

这个故事惊人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被韦伯斯德夫人的女婿赶出去的“流浪鬼”格罗夫夫人,后来竟然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有思想影响力的女性,她自己的名字就是玛丽·贝克·艾迪,她创立了基督科学教派,有数百万的信徒。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故事。

对于早年流浪街头的格罗夫夫人而言,生命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痛苦和悲伤。

在她第一次结婚不久,丈夫就病逝了,她又经历了第二次婚姻,但很快又被丈夫抛弃了。

她只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四岁时就被迫送给了别人,此后31年都没能再见面。

由于身体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尽管她对自己提出的“精神治疗法”很有信心,但这个“精神治疗法”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

转机的出现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

当时,她正在街上游荡,结果一不小心滑倒了。

等她再次醒来时,正躺在医院里。

医生告诉她,她的脊椎受到了重创,生命垂危,即使奇迹般地活下来,也会落得终生瘫痪。

在医院等待死神的那段时间,她打开了《圣经》,在神灵的指引下,她看到了《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于是,他们带来一个不能行走的人,来到耶稣面前。

耶稣说道:‘孩子,起来吧!我赦免了你的罪过。

站起来,回家去吧!’于是,那个人真的起身走回了家。”

后来,她告诉她的信徒,耶稣的那段话在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力量,那是一种能治愈瘫痪的力量。

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她这个躺在床上等死的人“立即可以起身走路了”。

她声称,那次瘫痪的经历引导她发现了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她对这个方法有科学的把握,认为这是人们内心的力量,与心理有关。

于是,玛丽·贝克·艾迪创立了一种名为“基督科学”的新教派。

如今,这个教派在全世界得到流传。

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认为我已经皈依了这个基督科学教派了。

当然不是,我不是这个教派的教友。

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上了年纪了,就越来越相信思想的力量了。

我有很多开办培训班的经验,它们告诉我,人们真的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克服不良情绪和战胜一些疾病,从而达到改变人生的目的。

我所见到的这种改变不少于数百次了,所以我完全相信自己所说。

我还相信,我们从人生经历中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与我们身处的环境、从事的职业和身份地位完全无关,只与我们的思想状态有关。

我想说的是,外界的环境对人影响极其有限。

就拿约翰·布朗的事情为例吧。

他曾经强行霸占过美军的一个兵工厂,之后又阴谋蛊惑他的奴隶发动暴动。

在事情败露以后,他被判处绞刑。

当他坐在棺材上被押赴刑场时,押送他的警察一脸紧张,但布朗本人却显得很轻松。

第一个到达南极的英国人史考特也是如此。

在他们从南极返回的时候,他们遭遇了人类所能遭遇的最严峻考验:断了粮,断燃料,已经寸步难行。

此外,他们还遭遇了极低狂风长达11天的侵袭。

他们知道,想要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拿出事先准备的鸦片,准备“安乐死”,但最后,他们还是没有服下鸦片,而是在歌声中死去了。

他们留下的遗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拥有勇气,能够拥有平静和轻松的思想,我们也能够坐在棺材上欣赏风景,也能够在面对死亡时放声欢歌。”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人造成伤害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此话不假,而对事情本身应该抱有什么样的看法,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说到底,愿不愿意让自己受到伤害,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当你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时,我会坚持告诉你,你应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告诉你,也许这样做很麻烦,但你只能这样做,因为没有捷径和秘诀可言。

尽管我们不能在决心改变心理状态的那一瞬间就立即改变情绪,但是我们却可以立即做到改变行动。

如果行动被改变了,那么感觉也会被自动改变。

作家艾伯特·哈巴德说过这样一段话,也许对我们能有所帮助:

在你的想象中,你应该是一个真诚热情的干练之才,是一个有益于社会之人。

有了这些想象,能让你朝着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最终拥有这种优秀的人格。

你要知道,信念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保持勇敢、诚实和乐观的心态,能启发人的创造力。

很多事情的出现,都与人的心态、想法或者欲望有关,只要用心真诚地渴求,就会有所收获。

你想获得怎样的成就,就要在心里埋下怎样的想法,再通过行动上的努力,就能有相应的收获。

放松一些吧,抬起头来,未来由我们自己主宰。

在创世纪中,上帝赋予人类一种极大的权力——统治大地。

我本人对这种权力没有任何兴趣,我不希望能够统治大地,我希望首先统治我自己,控制我的思想、心智和精神。

现在,我终于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只要我控制住了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和反应。

2拥有信仰并付诸行动

树立坚定的信念,不仅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还要体现在行动上。

如果我向你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精力和能力允许的话,你是否认为当下的美国社会能让你实现追求的目标?

换句话说,我要求你回答我,美国是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度?

你该怎么回答呢?

也许你会肯定而响亮地回答说“是的”。

在你回答的时候,周围的人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但是,你对你的回答有多少信心呢?

假如你正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积蓄也不多了,你还对你的回答充满信心吗?

我不知道你的回答,但有一个名叫雷纳的人是充满信心的。

这位居住在密苏里州的雷纳先生于1828年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财产,但只过了10年,他就破产了。

他告诉我了这10年间他经历的事情:

我父亲是一个不看重钱财的成功人士。

还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只要我愿意,我就随时可以在他的银行户头上取钱。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经常随意取用他的存款。

那时候,尽管我很有钱,但我却不知道钱的价值,也不知道该怎样赚钱。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父亲去世。

当时,在密苏里河的下游,父亲留给我一片面积很大的土地。

我在那里建了农场,当了农场主。

不久之后,噩梦来了。

经济大萧条席卷美国,我的经济状况在一年之内由正转负。

为了偿还银行的债务,我抵押了一大片土地。

但大萧条继续着,无奈之下,我以极低的价格将抵押出去的那片土地卖掉了。

我就此揭开了抵押和出卖土地的序幕。

尽管我利用出卖土地的方式扛了很久,但总有算总账的时候。

这一天很快就来了,而我已经是一无所有了。

为了生存下去,我需要找到一份工作,但除了从银行里取钱之外,我什么都不会做。

我茫然了。

当我从一场噩梦中惊醒时,我知道我必须得面对现实了。

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要像个大人那样开始工作了。

然后,我开始考虑我究竟信仰什么。

以前,我总是随声附和说美国充满了机遇,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梦想。

但现在是经济大萧条,机遇很难有了,好在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我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受过高等教育,学过商业知识,还积累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总之,我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感叹不幸的遭遇上。

虽然对我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很不容易,但我必须强迫自己鼓起信心,我必须让自己相信,美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只要足够努力,总能抓住成功的机遇。

就因为我有这样的信念,才没有放弃努力。

终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堪萨斯城的一家财务公司录用了我。

我一直在那里工作了四年,之后辞职回到农场。

当我再次决心当一个农场主时,事情比之前容易得多了。

慢慢地,我的信誉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也越积越多,我终于赚回了曾经失去的产业。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有所信仰。

不过,只有信仰但没有行动也是不行的。

雷纳的事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最典型的例子。

他原本只是一个被父亲惯坏了的公子哥,在经历了巨变之后,他一夜之间明白,人要有所信仰,而且还要为了信仰而有所行动。

可以说,对美国社会的信心,帮他完成了从逃避责任的孩子到肩负责任的成人的转变。

当然,如果只是有信仰,并不能让我们成熟起来。

但信仰可以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或考验时,敢于勇往直前采取行动,证明我们的信仰。

有时候,信仰和行动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

曾经有位女士告诉我说,超市的女店员给她多找了50美分。

我问她打算怎么办,是否要把这50美分如数退还给超市。

她听了我的话,情绪激动地嚷道:“为什么呀?

我当然不这样做!那是她出了错,又不是我出了错,当然得由她吃亏了!这多亏了是多找给我了,万一少找给我,我岂不是要无缘无故地吃亏?”

如果我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我就应该拷问这位女士的诚信度了,显然,对她而言这是极其尴尬的事情。

对于超市女店员的错误,她非但没有宽容之心,还以丢掉自己的诚信度为代价表示了幸灾乐祸。

毫无疑问,她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诚信度极低。

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她内心深处没有将诚信当作一种美德,也许她还认为诚信做人一直是她的信仰呢。

然而,就在此时,信仰与行动产生了矛盾。

一位会计师到一家公司应聘。

众所周知,会计师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品行(尤其是诚信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录用到合格的人选,这家公司请来一位心理学家负责面试,借以了解和考察应聘者的诚信度。

面试时,那位心理学家问道:“假如现在有几个机会,可以让你不用买票就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你会去吗?”

不买票看电影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人在小事上都不能讲诚信,那么将来遇到更大的事情,他就更加毫不犹豫了。

虽然行动并不能代表信念,但在通常情况下,信念往往是通过行动来体现的。

耶稣说过这样一句话:“只看它们结了什么果实,就能知道它们是什么。”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不能遵守任何一项规则,那么不管这项规则宣传得多么响亮,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在这种时候,我们的生命是假的,果实也是苦涩的。

如果我们树立了某个信念,就应该立即体现在行动上。

夏威夷有一位名叫保罗·马哈的建筑商,他的信念是绝不轻言放弃。

起初,他只是希望能够在建筑方面找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

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正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四处碰壁。

后来在回忆那段经历时,保罗·马哈说道:

说实话,我真的绝望了,甚至都准备放弃了。

但后来我突然想,既然没有人愿意给我一份工作,那么我就自己给自己一份工作。

我借来了500美元,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

就这样,我找到了工作。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公司运作得很不好。

当时经济不景气,人们都不愿意和刚刚成立的公司打交道,害怕他们没有诚信,半途跑路。

但我没有退缩,我决心鼓起勇气干下去。

在这个不言放弃的信念的支撑下,我终于熬过了那段时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事实的确是这样,如果我们只有信念,但没有把信念体现在行动上,终究还会像没有信念那样倒下。

因此,要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就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并且用行动实践它。

3不要只盯着缺少的东西,你拥有的已经很多

不要只盯着缺少的东西焦虑和烦恼,盘点一下你拥有的东西,你就会得到自信和快乐。

在很早以前,我就认识了居住在密苏里州的哈洛特。

有一次,我在堪萨斯城又碰到了他。

在送我回农场的路上,他给我讲了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他说:

以前我总是感到莫名的焦虑,直到1934年的春天,我在马路上看到一幅持续不足10秒钟的场景,之后我再也没有焦虑和烦恼过。

你是知道的,我原本开了一个杂货商店,但没有赚什么钱,反而欠下了不少外债,预计需要七年才能还清。

于是,我关了杂货商店,打算到银行贷一笔款,然后到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

突然,我看见对面过来一个没有双腿的人,他坐在安着四个溜冰鞋轮子的木板上,依靠两只手的滑动艰难地前行着。

他走到人行道边上,打算将木板抬高一点,以便“走”到人行道上。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我,然后冲我微笑了一下,愉快地说道:“你好啊,朋友!今天的天气真是不错。

你觉得呢?”

我看着他,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富有!和他相比,我幸运多了,幸福多了,至少我有两条腿可以走路。

和他相比,我真是可怜而惭愧啊。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连一个失去了两条腿的人都这么快乐和自信,我有双腿,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呢?

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更加精神,也更加有信心了。

本来我只打算借贷100美元,现在我打算借贷200美元;本来我想试着找找工作,现在我坚定了找工作的打算。

结果,我如愿贷到了200美元,也如愿找到了工作。

居住在新泽西州的一位名叫帕玛的人,也给我讲述了一段同样的故事。

他说:

从美国陆军退伍以后,我就开始经商。

经过我夜以继日地操持,我的生意做得很不错。

但好景不长,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我无法采购到原材料。

我为此焦虑不安,性情也变了,显得极其怨怼。

有一天,我的店里来了一位腿脚不好的年轻人,他看着我说道:“你一定认为整个世界就你一个人有麻烦,是这样吗?

即使你的店铺真的因为原材料的短缺而停业了,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等原材料到货以后,你还可以继续开起来啊!你本来应该感到幸运,可是你却整天愁眉苦脸。

你看看我的样子,连我这样的人都不怨天尤人,你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你不觉得惭愧吗?”

听到这些话,我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当头棒喝。

我终于意识到,我拥有的已经够多了,是到了该珍惜的时候了。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有90能够顺利地完成,只有剩下的10可能会出现麻烦。

在遇到那个失去双腿的人之前,哈洛特的眼睛里只有10的麻烦事,所以他会焦虑和烦恼;在遇到那个人之后,他的眼睛里有了这90的顺利的事,所以他有了信心和快乐。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信心和快乐,我们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90的能够顺利完成的事情上;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焦虑和烦恼之中,那么就忽略掉这90的事情,转而注意剩下的那10吧。

《我要看》一书的作者达尔是一位失明达50年之久的老人。

据她自己说,她需要将书本高高地举到与脸部平行的位置,让它们尽可能地靠近左侧有极小视觉的区域,才能看得清。

尽管生活对她而言如此艰难吃力,但她依然拒绝接受别人的同情,也拒绝接受特殊照顾。

小时候,她无法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就在小伙伴回家以后,凑到地上看清楚小伙伴们的玩法,然后记在脑子里。

凭借记忆,她成为最会玩游戏的一个。

学习时,她待在家里,利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记。

凭借记忆,她先后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本科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学位。

获得大学文凭以后,她先是在明尼苏达州的一座乡村小学教书,后来又到了南达科他州,在一所大学教授新闻学。

1943年,她已经52岁了,却迎来了一个奇迹:她接受了一次眼部手术,结果视力比之前好了近40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第一次较为清晰而全面地展示在了她的眼前,她的兴奋溢于言表。

在她看来,哪怕是洗碗这样的家务活,都是一件足以获得快乐的事情。

在她的著作里,她写道:“我开始玩弄碗里的水泡。

我用手指挑起一个水泡,对着亮光,我看到一个如同彩虹一样的小幻影。”

更加清晰全面地看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她仍然不忘表达自己的谢意,她写道:“感谢上帝,我真心的感谢你。”

就只是在洗碗的时候看见了水泡,只是在窗口里看见了飞过的麻雀,就能让一位失明达50年的老人,如此激动,如此真诚地感谢上帝,我们这些生活在光明世界的人,不觉得惭愧吗?

尽管我们的视力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却好像什么也看不到似的,不知道珍惜拥有的一切。

有一期的《时代》杂志上刊登了一位在战场上负伤的士兵的故事。

这位士兵的喉咙被弹片击中,送到战地医院之后,被输了七次血才活过来。

醒过来之后,他给医生写了一个纸条,问医生他是否能活下来。

医生回纸条说,能。

他又写纸条问他能不能讲话,医生回纸条说,能。

于是他在最后一张纸条上写道:“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以我之见,你现在就可以在心里像这位士兵那样问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感到焦虑和烦恼呢”,也许你会发现,让你焦虑和烦恼的事情其实都毫不重要。

创作出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英国作家乔纳森·施威福德堪称英国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人了,他甚至悲观到认为自己就不应该出生的地步。

因此,在他的生日这一天,他会穿着黑色的寿衣,就好像是过祭日一般。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而心满意足。

如果我们愿意顺着这样的方向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为我们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和喜悦,要知道我们拥有的东西可能多过传说中的阿里巴巴的宝藏。

你相信我的话吗?

如果我用一亿美元交换你的眼睛,你愿意吗?

然后,你自己想想看,如果交换你的双手,你要多少钱?

还有你的双脚呢?

听力呢?

健康呢?

家人呢?

这样算下来,你就知道你拥有多少财富了。

你会发现,即使给你全世界所有的财富,你都不愿意失去你拥有的这些东西。

但是,很遗憾,不愿意失去并不代表我们会感谢和珍惜它们,一切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只会注意到他们缺少什么,但很少会注意到他们拥有什么。

200年前,饱受焦虑、贫穷之苦的英国作家约翰逊,说过这样的话:“能够看到事情的好的一面,本身就是珍贵的,如果能将这种习惯坚持下去,就能成为千金难买的珍宝。”

罗恩·史密斯也说过,人生有两大主要目标,其一是握紧你拥有的一切,其二是享受你拥有的一切,毫无疑问,只有无比聪明的人才会做到这两条。

4人生经不起消耗,别在小事情上耽搁太久

能够毁掉我们的往往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们不在乎它们,它们就造不成任何伤害。

我相信,下面的这个故事一定会给你留下极深的影响。

这个故事是居住在新泽西州的罗伯特·摩尔亲口讲述的。

他说:

1945年3月,我在276英尺深的海底学到了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道理。

当时,我们总共88个人,一起乘坐在一艘潜水艇上,准备在天快亮的时候袭击一支日军的小规模舰队。

出击时间到了。

我们浮出水面,对日军发动了攻击。

通过望远镜,我们得知日军的这支舰队由一艘驱逐舰、一艘布雷舰和一艘油轮组成。

我们把火力集中到了驱逐舰上,但是连续三发鱼雷都没能命中目标,不过日军也没有到察觉我们的行动。

于是,我们放过了驱逐舰和油轮,将火力集中到了队列最后的布雷舰。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我们还没有发动攻势,它却突然调转方向,迎着我们开来(后来,我们才知道,日军的飞机发现了我们,并通报给了布雷舰)。

我们立即撤退,下潜到了150英尺深的水下。

尽管我们做好了迎接深水炸弹的准备,但在三分钟之后,我们还是被六枚炸弹袭击了。

一阵天崩地裂之后,我以为自己受伤了,很快就要死了,紧张得浑身发抖。

日军的布雷舰对我们发动了漫长的攻击。

15个小时后,大概是用完了所有的炮弹,它停止了攻击,之后开走了。

这15个小时给我的感觉就是1500万年那么漫长。

在这段时间里我想了很多往事。

在参军之前,我在银行工作,但过得并不愉快,因为我认为这份工作工资太低,而且没有什么机会。

那时候,我常常为了生活而发愁,买不起房子,换不起新车,甚至都给妻子买不起新衣服。

我记得,那是我总是感到很疲惫,回家以后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和妻子吵架。

那时候,在我看来但凡是能让我发愁的事情都是大事。

可是,在我被困在深深的海底等待死亡降临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些事是多么荒谬,多么不值一提。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自己说,如果我能活着逃过这一劫,我一定会快乐地生活,再也不发愁了。

我觉得,那15个小时里我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花四年时间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事实也许的确就是这样。

我们通常会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大灾大难,却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前乱了阵脚。

正如塞缪尔·佩皮斯在日记里记载的那样,被送上断头台的哈利·韦恩没有惧怕死亡,却害怕刀砍在脖子上的疼痛。

比起死亡,疼痛算得了什么呢?

但不怕死的人还是害怕了。

如果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也会让人精神崩溃。

正如审判过四万多件离婚案件的芝加哥法官约瑟夫·萨博所说,鸡毛蒜皮的小事是造成婚姻生活不美满的主要原因。

有一次,我受邀前往芝加哥一位朋友家吃饭。

在准备饭菜的时候,那位朋友做错了几件小事,我并没有在意,也就没有注意到。

不过,即使我注意到了,我也不会觉得不高兴。

但他的妻子看见了,却发起火来,当着我的面呵斥道:“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你就是这样做事的吗?

你永远都学不会吗?”

之后,这位妻子向我们解释道:“他总是不停地犯错,我都要被他烦死了。”

我没有说话,在心里想,他居然能和这样一位女人共同生活20年,真是一个奇迹。

不过,我却忍受不了这样的女人,我宁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吃着抹着芥末的热狗,也不愿在一位女人的唠叨中品尝哪怕是北京烤鸭这样的美味。

在这件事之后不久,我和妻子也请朋友在家中聚会。

就在朋友即将踏进餐厅的那一刻,我的妻子突然发现有三条餐巾的颜色和桌布的颜色不搭配。

“我立即回到厨房取餐巾更换,”她后来跟我说:“却发现另外的三条餐巾已经洗了。

朋友们就要进来落座了,我没有时间更换了,我都要哭出来了。

我居然犯了这样一个低级的错误,影响大家吃饭的心情!但我突然想到,我何必为了一条小小的餐巾而不高兴呢?

于是,我调整了一下心情,愉快地回到餐厅去了。

我想,我宁可让朋友们认为我有些懒惰,也不能让他们认为我脾气不好。

等客人们走了,我才想到,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餐巾有什么不对。”

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法律不会约束细小的事情”。

同样,如果人们想得到内心的平静,也不该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伤心忧虑。

想要转移由鸡毛蒜皮的事情引起的困扰,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对这些小事的看法,让自己的看法变得积极愉快。

我有一位名叫霍姆·克鲁伊的作家朋友。

在他的一本著作里,他提到一个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小事造成的困扰。

他在文中是这么写的: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受到公寓里热水机的响声的干扰。

热水器的响声很有特点,先是砰砰作响,然后又发出一声刺耳的长鸣。

这声音吵得我都快发疯了,我气得坐在书桌前大叫。

后来,我和朋友到野外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