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2 / 2)

这男同志好会哄人开心啊,若是性别互换,谁不说一句狐狸精。

哦,这样讲也不对,狐狸也有公的。

总之,屈洋是真服了郗孟嘉拿捏人心的本事。

再听到两人已经说到建什么风格的院子,批哪里的地皮……

估计继续说下去,连生几个娃,娃叫什么名字都要出来了,她冲上前打断他们的谈话,“秀秀,我们先去新生报道处登记吧,报完名还要找宿舍楼呢。”

米秀秀:“……哦,好。”

报名处离公告栏不远,屈洋是时下很热门的外语系。

说是外语系,其实目前也就只开设了英语和俄语两个专业。

往前再推10~20年,由于政治因素俄语才是大热门,当时国内的工厂、机械设备大都沿用苏式标准,会俄语的人总是吃香的。

而自七十年代初美国访华后,华美关系持续升温,英语热又开始了。

米秀秀一开始想的也是英语专业。

她不像方安娜,无法明确地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也不可能未卜先知新乡会变成经济特区。

她只是敏锐地察觉出作为距离省会近又离对岸港城也近的新乡,一旦有了发展的机会立马会原地起飞,而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外贸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一定抢手。

建筑系报名处在左侧,外语系在右侧,于是三人分开。

“米秀秀?”

“嗯。”

“新乡的?”

“对。”

“农村户口是吧?”

“……是的。”

米秀秀狐疑,以为其中有什么问题,没想到对方确认好信息后,严肃的面容忽然柔和下来,“明德苑306,楼下宿管那儿领钥匙。”

“好的,温老师。”

米秀秀看了桌子上摆着的名牌,说。

温老师又补充了一句:“按照家庭环境,每个学生每个月有10~16块补贴,等正式开学后会通知你到哪里领。读书不易,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