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还是蛮喜欢这个地方的,虽然偏僻,但胜在安静。
楚霜在一边听着,没有搭话,若有所思的模样。
炖锅中啤酒鸭的香味越来越浓烈,鸡汤的鲜美也逐渐溢散出来,满屋子的香味中还混合着菱角的清新与南瓜的香甜,几人顿时不敢再开口说话,唯恐口水滴落下来。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加速干完手中的活后,他们赶紧逃离了后厨现场。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忍冬开始炒田螺后,那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香味更是让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炒田螺是一道由田螺、紫苏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粤菜,传说一个叫李细苏的农夫无意中发现了用紫苏叶炒田螺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于是这个方法很快就流传开来。
田螺壳薄肉厚,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加辣后与紫苏翻炒,混合了紫苏的芳香,便产生了那种奇特的香味。
将大闸蟹上锅清蒸后,忍冬便开始炒秋碧蒿了。
蔬菜总是要最后才炒制的,这样开饭时能最大限度保留蔬菜刚出锅时的鲜美青翠。
秋分时节有吃秋菜的风俗,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秋菜其实就是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紫绿色相间,和鱼片一起熬汤称为“秋汤”,口感非常鲜美。
因为准备了板栗炖鸡汤,忍冬便把秋碧蒿简单清炒了一下。碧白色的碗碟内,汤汁泛着浅浅的紫红色,简单却好看,充分发挥出了秋碧蒿本身的鲜味。
如此,今晚家宴菜单上列好的四菜一汤两主食便全部完成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晚的月亮的确要比昨晚圆一些,也亮一些。
为了更好地赏月,四人搬了一张圆桌到店外的空地上。
啤酒鸭、炒田螺、清炒秋碧蒿、清蒸大闸蟹,还有那菱角粥、板栗炖鸡汤、老南瓜烧糯米饭。
随着一道道菜端上桌,丁飞白和周明月喊“哇”的声音此起彼伏、只大不小。
用来烧糯米饭的老南瓜,忍冬选用的是重量100克左右的小南瓜,现在每人面前摆着一个。南瓜是挖空的,里面盛满了白白的糯米饭,混合着青豆、玉米粒和腊肉丁,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南瓜口感糯糯的,糯米饭却很有嚼劲,玉米、青豆混合着南瓜的清甜,再搭配以腊肉的咸鲜,丰富的口感层次分明,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主食”形容。
若喜欢清淡一些的,还有浓稠的菱角粥。
菱角的味道并不重,却拥有不容忽略的清香。吃过麻辣鲜香的啤酒鸭和甜辣过瘾的炒田螺后,轻轻抿上一口清粥,既解辣又护胃,舒服得很。
吃得半饱之际,便可以就着月色吃大闸蟹了。
秋风吹,蟹脚肥。
俗话说“九月母,十月公”,九月是吃母蟹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