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公众号仅仅成立了一年多,就凭借着精美的图片以及诱人的文字,让每篇文章的阅读数快速达到十万以上。
“施总,现在怎么办?”吕云问道。
“还能怎么办,客人都找上门了,而且还那么多,我刚才进来少说得有二十几个人了。现在指不定更多呢!”施南诚话还没说完,又有服务员进来说有新客人想点江油肥肠。
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文章刚发布,咱们总不能说店里没有江油肥肠吧?他们是专门过来的,总不好得罪客人。做吧!先满足客人的需求。”
“行,那我马上教他们做江油肥肠。”沐风点了点头说。
随即,沐风让大家伙立刻开始准备食材。
一时间,整个后厨都迅速行动起来,大家都开始清洗猪大肠。
这猪大肠清洗起来可不轻松,非得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地一寸一寸清洗。
若是清洗不干净,甭管厨艺有多高,做出来的肥肠都没法吃!
好不容易清洗好一部分猪大肠,沐风马上开始教厨师们做【江油肥肠】。
好在,这个【江油肥肠】要比其他的手工菜容易学,只要把辅料的比例和最后烹煮的时间把握好,基本上就能把江油肥肠做出个七八成。
这手艺就好比窗户纸,捅破了也就简单了。可要是没人提点,那就是雾里看花,说不得要琢磨上多久才能想明白。
毕竟是刚学,除了高凯和金鸣伍几个底子好的厨师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其他的厨师因为功力不够,再加上练习时间太短,做出来的肥肠还达不到沐风的要求。
中华楼出品,那必须得是精品,达不到要求坚决不能出菜。
于是,沐风便让高凯几个人先顶着,至于其他厨师就继续练习,争取尽快把做江油肥肠的技巧掌握好。
随之一份又一份的【江油肥肠】上桌,整个中华楼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辣味。
出锅的【江油肥肠】越来越多,积攒的香味也越来越浓。
那香辣味何其霸道,竟是连犄角旮旯都不放过,只要哪里有空隙,香味就往哪里钻,真可谓是360°无死角攻击。
客人还没进到中华楼,刚走近门口就闻到了香味。
随之时间的推移,来找【江油肥肠】的客人就越来越多。
直到沐风到时间回苏记的时候,客人仍旧在快速地增长。
晚餐的时候,有不明就里的客人来吃饭,刚进中华楼就一脸懵逼,拉住服务员问道:“这中华楼改成肥肠店了?”
“没有呀,其他的菜应有尽有,请问你们几位?”服务员笑着招呼道。
“这味也太大了吧?”客人问道。
“可以去包厢,包厢里面就没有什么味道。”服务员说道。
客人点了点头,在服务员的带领下往包厢走去。
相同的情况持续上演。
只要不是专门来吃【江油肥肠】的客人来到中华楼,总会充满疑惑地问上那么几句。
“中华楼怎么卖起肥肠了?”
“这中华楼不是大酒楼吗?”
“这以后的宴席还能不能在这里办?怎么卖起肥肠来了?”
......
诸如此类的疑问越来越多,吕云开始觉得不对劲,便把情况告诉了施南诚。
施南诚听了吕云的话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个情况我也注意到了。先别急,看看明天的情况怎么样。”
————
施南诚本以为这群客人过了嘴瘾之后,随着董宁那篇文章的热度降低,前来寻找江油肥肠的人会慢慢变少。
谁知道,情况竟是跟他预料的完全不同,随着时间的发酵和口碑的传播,来中华楼吃江油肥肠的客人不仅不见少,反而是一天比一天多。
与此同时,因为点江油肥肠的客人越来越多,导致其他菜品的销售额逐渐下降。
因为中华楼可容纳的用餐人数毕竟是有限的,来吃肥肠的人越多,势必就会挤压掉其他的客人。
来到中华楼的食客,当他们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吃【江油肥肠】,他们一般有两个选择,要么是去找其他酒楼,要么就是直接被同化,被好奇心驱使,跟着选择【江油肥肠】。
就算食客点了其他的菜,可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吃肥肠,心里难免还是会莫名地觉得怪异。
终于在到了第五天,在连续十几个客人取消了包厢宴席之后,施南诚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
他没想到一篇公众号美食文的影响力有那么大,更没想到的是客人对于肥肠竟然如此狂热。
即使,这只是一时的现象,也许过不了半个月,这种热闹的情况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可是,他等不起也不敢等!要知道,他开得是中华楼,不是中华肥肠店,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可不想将来别人提起中华楼的时候说,我知道,就是那家很有名的肥肠店......
第66章 考拉肥肠
66 考拉肥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