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他进院子时,统共没瞧见几个伺候的太监,怕是这些太监都没有将七阿哥放在眼里的。
七阿哥面上难得见到些笑意,轻声道谢。
等着翌日一早见到七阿哥时,只让胤禛有种恍惚的感觉。
但他不过是多看了七阿哥两眼,三阿哥连忙凑上去嘘寒问暖,一副生怕他将七阿哥抢走的架势。
胤禛有的时候觉得这些满肚子都是心眼的小娃娃也是有点意思,难怪三阿哥不长个儿,这心眼实在太多了。
接下来上书房的日子就不太平静,前有三阿哥勤奋苦读,后有八阿哥鹤立鸡群,再有七阿哥不声不响发力,就连从前与胤禛一样咸鱼的五阿哥都着急起来,比从前努力不少。
这上书房简直是欣欣向荣一片,让皇上很是欣慰。
不过皇上每每瞧见胤禛时,都会直皱眉头。
他知道这孩子是个聪明的,要不然也不会每日晚去上书房个把时辰,功课也没落下,更不会赛马比过蒙古那群儿郎……但让他觉得惋惜的是,这孩子知足得很,凡事做的差不多就行了,多努力一会儿,就像是要了他的命似的。
更重要的是,这孩子喜欢学的东西学的很好,不喜欢的东西那是完全半点兴致都没有。
实际上,这可真是冤枉了胤禛。
他对大部分功课都还是挺有兴趣的,但像什么背诵,抄写古文啊,几百个字的古文,又是背又是抄的,他不明白这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就摆烂起来。
毕竟孩子大了,皇上不好动不动责罚打骂,平素大多以劝慰为主。
当然,皇上觉得自己是在苦口婆心劝慰儿子,但一众阿哥们每次却不会这样觉得,只觉得皇阿玛在骂自己……不过胤禛除外,他觉得皇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而已,毕竟天底下没人会不爱自己儿子的。
眼瞅着皇上对胤禛的态度变了,大有一副不愿多管这儿子的架势,上书房师傅们的态度也跟着变了。
这下,胤禛可是求之不得,每日是悠哉乐哉。
可玩着玩着,他觉得有些索然无味起来,一个七岁的孩子总得找点乐子吧?
如今正是春日,御花园景致一片大好,但胤禛不好顶风作案,毕竟旁的阿哥们都忙着念书,他一个人前去御花园玩耍,不太合适……可五子棋,捉迷藏这些游戏他都玩腻了。
这日胤禛前去慈宁宫请安时,只见着太皇太后拉着苏麻喇嬷等人在打马吊。
马吊,就是后世的麻将。
胤禛一见就是眼前一亮。
他好像找到了新玩具。
太皇太后因先帝的关系,一向憎恶僧佛,如今左眼瞧的模模糊糊,也不愿出门走动,生怕露出端倪,便拉着苏麻喇嬷与宫女打马吊起来混起时间来,她老人家更是乐意送些银子给下头的人,惹得众人都高兴。
胤禛乖觉坐在旁边看了会,很快就学会了打马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