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接到密折时,气的一晚上都没睡着。
噶尔丹如今已三十过半,却依旧骁勇善战,一年前丧妻之后的他更是胆大滔天请皇上赐婚。
当时可把荣妃与三公主等人吓得够呛,若论年纪,也就三公主最大,她们生怕皇上一道圣旨,将三公主送去和亲。
好在皇上并未下旨,是婉拒了噶尔丹。
一时间,朝中又是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和亲,说如今大清历经雪灾、洪灾,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哪怕迎战大捷,却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有人主张迎战,不然人人都效仿噶尔丹,各部作乱,大清哪里有这么多公主可以去和亲?
朝中是争吵不休。
胤禛难得与大阿哥有着同样的意见,主张打仗。
太子却在朝中主和,一来是国库并不富裕,二来是准噶尔部将士个个骁勇善战,若真的打起仗来,朝廷不一定有胜算。
索额图等人自然是处处以太子为尊,纷纷附和。
胤禛却是一言不发。
纳兰明珠等人却主张打仗……吵得是不可开交。
等到了私下,太子瞧见胤禛时连句话都没有,转身就走,可见是在因朝堂上的事情生气。
胤禛愈发觉得太子便是以后登基了也不会是个明君,只怕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回去之后便写了个折子,上面写清楚自己的意见,谁知道刚落笔,五阿哥就匆匆来了。
当初好吃懒做的五阿哥如今也大了,今年开始也跟着上朝,虽说他没有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多少也听懂了些事儿。
如今他更是道:“四哥,你为什么会赞同打仗?我觉得太子的话也有道理,这个时候打仗,不一定会赢,输的概率还挺大的。”
对大清将士来说这场仗打输了也就丢了脸面,毕竟大部分将士是八旗子弟,不缺吃不缺穿的。
可对准噶尔部的将士来说,打输了这场仗就会丢了性命,怎能不去拼命?
胤禛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笑着道:“凡事有一便有二,蒙古各部可不是只有一个噶尔丹,就像明珠大人所言的那样,这次和亲嫁个公主过去,明日若有人作乱,难道再嫁个公主过去?”
“如此一来,我大清颜面何存?我们那些姐妹又有何幸福可言?”
“我觉得,这一仗早打晚打都是要打的,还不如速战速决!”
五阿哥听的依旧是懵懵懂懂,朝堂上的事儿他是不大清楚,但后宫中的事儿,他却是门清,只道:“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反正我今儿去给皇玛嬷请安时,碰见了荣娘娘,如今三姐姐的亲事还没定下,若真的要和亲,只怕是三姐姐……”
“那噶尔丹如今已经快四十了,三姐姐才十几岁,虽说我平日里不大喜欢她,但一想到她一个人嫁去那种地方,还是怪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