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现在她再次回到那熟悉的地方,没想到居然身份来了个如此大的转变,翻身变成主人了。

这个时期,几乎所有染布坊都是用的天然染色法,也就是利用那些天生的可以留色的草木植物、金属矿物来上色,最后呈现出的就是染料本身携带的颜色,连色调深浅变化都难以出现。

困于大家对颜色合成、化学反应了解的不多,因此染出来的布不仅粗糙,颜色单一,还很容易掉色。

梁枫到苏家村之后,成功接过了权柄,原先作坊的管事们也依旧还在,他们都是跟胡家签契约的,不是本家人,因此本来被抄家下狱,跟他们关系也不大。

先前他们还担心自己之后的前程不定,现在知道有人接手了作坊,还按照以前的待遇聘请他们,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一直都兢兢业业等着新主家过来。

梁枫对他们也没什么架子,来之后随便说了几句,做出关于以后的待遇承诺,就直接上工,先把大纺车搬到织布坊,让他们试用。

其结果自然让人惊奇不已,大开眼界,一个个都眼馋地摸着纺车舍不得离开。

“好东西,好东西!”

“以后作坊里就都用这个了吗?”

第86章 少年

梁枫和梁孟春等人,在苏、赵两位管事的带领下,前往染布坊,苏管事是苏家村村长的儿子,对这边的一切都很熟悉,赵管事则是位祖传的“采蓝家”,是胡家特地聘请过来的专家。

同安县境内染色资源十分丰富,如蓝靛、茜草、枙子等几种主要染色植物遍布山林,往往吸引大批外县乃至州府人前来采摘、制作染料,他们便被称为“采蓝家”或者“靛青客”。

当然,“采蓝家”肯定不会只染蓝色这一种布料,只不过蓝靛草是染坊最常用的植物,不管是显色性还是固色性都非常好,所以就成为了染坊这一行业的代表。

梁枫一靠近染坊附近,便不自觉睁大了眼睛,今日太阳正好,却见染坊四周空旷之地,摆满了高矮长短的木架支撑晾晒,一时间布浪翻卷,蓝靛飘香,蔚为壮观。

再接着往染坊院子里走,便见满地犹在冒热气的铁制平锅、大大小小盛着各色颜料的陶缸,还有青石砌成的大池。

往来忙碌的人,各自负责不同的业务,蒸煮的、漂洗的、上胶冷染的,还有挑着竹筐要出去晾晒的,唯一相同的,就是他们每人的脸上、手上,皆带上了五颜六色的印子,好不有趣。

梁枫偏头,对着随行的两位管事道,“你们两辛苦了,这些天还一直让染坊的大家稳定上工。”

苏管事立马堆出满脸笑意,“应该的应该的,从梁老爷您让人来传话之后,我们就一直保持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