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二个男人(8)
这辆火车一路向南,带着我扎入祖国的南部沿海地区。
我补了一张到终点站的票,然后在九江下了车,在九江找了个银行,把存折里的钱全部取出来,一共二十几万。然后又买了一张去广西的卧铺汽车票,继续上路。
这样辗转几天,我最后来到了云南丽江。
其实我也不知道能去哪儿。
但是听说这里很好。
阿海说的。
刚到这里的时候,每天都小心翼翼。
我总担心某一天早晨醒来就发现有人来我回北京。可是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发生,我的担心和恐惧慢慢地在时间的磨损里消失的一干二净。
我在丽江找了个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总共就三间客房。老板娘人很好,包吃包住一天一百五。我租了半年。
有时候客房都住满了,就四个人凑一起搓麻将。
有些日子是淡季,只有我跟老板娘。我们就俩个人炸金花。
不过大部分日子都是三个人,一般斗地主。
晚上会去丽江那些酒吧里坐坐,偶尔钓个凯子请我喝酒,除此之外的夜生活纯洁的一塌糊涂。
我记得阿海说他想来丽江开酒吧。如果我有钱也许我可以盘个酒吧,或者盘个客栈,在丽江住到老死。可惜在北京摸爬滚打一圈,唯一值钱的房子,还不能带走。
于是时常会由酒吧想起阿海,由没钱盘酒吧想起陈时。接着回想起陈旭,唐坤,甚至林育青。这让我觉得自己从北京跑掉是这辈子最他妈正确的决定。可是每次吃着老板娘做的千篇一律的饭菜时,我还是会抑制不住的想起陈时那手好菜。
想起离开北京那个早上陈时热在炉子上的那碗瘦肉粥。
忍不住去描述那碗粥的味道和色泽。
当我对于阿海和陈时的记忆变得同样模糊地时候,已经过去四个月,眼瞅着就要毕竟2009年中。
随着夏天的到来,丽江的游客越来愈多。我已经厌烦了酒吧和老板娘的饭菜。
时间真是可怕的东西。
它带走的并非只有恐惧和不安,更多的带走了伤痛和警惕。
于是我草率的修改了本应该继续呆在丽江的计划,匆忙的买了一张火车票,决定离开云南,去一趟敦煌,然后回一趟老家。
2009年6月中旬的时候,火车带着我离开了丽江,蜿蜒爬行了三十多个小时之后,到达了兰州。在某个小旅馆安顿下来后,我决定先去吃一碗兰州拉面,然后找几个旅行社了解去敦煌的事情。晚上走到旅馆楼下,老远就看到旅馆大厅里坐着的陈旭。
开始没认出来是他。
他穿着军装,军帽放在膝盖上,坐的笔直,两眼微微闭着,表情平静。
这与我之前大多数时候看到过的他,都是两个样子。以前他永远那么闹腾,仿佛天不塌下来他是不会安静的。
可是当我再走近一些,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然睁开眼,冲我望过来,透过旅馆大门的玻璃,直射过来。我心里陡然一跳,不知道从哪儿浮现的第六感提示事情不对。
连忙转身要跑,却已经被两个军人拦住。他们丝毫不客气,押着我就进了旅馆,从陈旭的面前走过,直接上楼,进了房间。
一分钟后,陈旭开门进来。他示意两个军人出去,接着合上门,转身对我冰冷的笑了一下。
“你应该在丽江好好呆着,不应该乱跑。”他说。
这一瞬间的陈旭,可真像他爸爸。
我坐在床上,看着他,思维混乱的想着。
“你知道我在丽江?”我忍不住问。
陈旭又笑了一下:“不用存折和信用卡、买多张火车票混淆视听、中途下车转去别处。小厉,你很懂反跟踪术。不过要找到你不是难事。毕竟除了行为可以跟踪,你的思维模式一样有迹可循。”
我的脑子又是一阵混乱。
这个陈旭太不像陈旭了。我从来没听过陈旭如此有逻辑的说话,也没见过他冰冷的表情和气息。他就好象一个陈旭和陈时的糅合体。
“不但我知道你在哪里,陈时也知道你在哪儿。一直都是。”他说。
“那、那为什么没来抓我?”
他“哈”的笑了一声,把军帽放在茶几上,一摊手:“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到需要我们大张旗鼓的去抓你?”
他的话里带刺。
于是我只好沉默。
陈旭却没有停,继续说:“你真的应该在丽江带着,小厉。这里是兰州,是刘陆军的地盘。自你踏上兰舟第一分钟起,我就不能视而不见。陈时可是很宝贝你的……”
这样的口气真让人十分不舒服,我忍不住皱眉:“陈旭,你究竟要呕气到什么时候,他毕竟是你爸爸——”
“别说他是我爸!”陈旭的冰冷突然被打破,他用一种咬牙切齿的声音蹦出这几个字,就仿佛在撕扯着血肉一样。“别说他是我爸。”他又重复了一次,表情狰狞的让人心惊胆颤,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气来,抬眼看我,一字一句的说,“我根本不是他儿子。”
第40章 番外一:我的眼
其实我根本不近视。
因为我很爱护自己的眼睛。
可是我配了一副质量很好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