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整个丹鼎比起当初手指尖上展示出的那一个乒乓球已经放大了不知多少倍。目前的高度只比贺景矮个半头,阔肚圆又滚,浑身绘着杂乱无章又意蕴丛生的金棕纹路, 古意盎然。三只兽足状的鼎足威严撑立, 却并未直接挨着地面, 只是虚虚飘浮。隐约可见橘红的丹火已分成千丝万缕,蛛网一般在鼎底蜿蜒。

丹鼎是变大了很多,丹火却还是那么一点。饶是如此, 由它而产生出的热量依旧强得令人侧目。

在彻底搞明白丹鼎和丹火搭配运用的过程里,贺景控制着灵气释放出丹鼎的真身,在大小合适之时捏诀掐灵,同时巩固炙阳丹火, 使热力均匀分布,防止火星外溢迸溅。作为用炉的新手,整个过程需聚精会神,容不得分心差错。

毕竟这可不是一只纯粹炼丹的鼎炉,而是一座由贺景亲身经历验证过的, 可以容纳灵体甚至活人、深不见底的丹鼎乾坤。

本身就拥有一座纳物空间的贺景, 倒是对这一设定并不陌生。但具体如何运用自如, 他还不得其法。

传闻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内配有四大天火之一的六丁神火,这才能把困于炉中的孙猴子烧出一双火眼金睛。贺景被困于这座丹炉之中温感倒是正常,该去庆幸当时山灵没有烧他的意思吗?

八卦炉有炼出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这样的高阶法宝之能,贺景却只能拿炙阳丹火慢火细炖,一夜过后,直将当初滞留在鼎中的“贡品残骸”,烧得化为一锅浓浓的奶白汤水。灵蔬智兽本身的灵气都纳了贡,本体却并没有消失。

鼎内的液体翻滚沸腾,吸收了初阳的丹火在瞬息间似乎变亮了一刹,鼎口正中央轻轻震颤一次,使得周围的汤水颜色愈发纯正,一圈圈弧度圆满的波纹在汤上形成,最终归于平静。

看看时间,正是一天之中最早的饭点。

贺景收起丹火,那星点便极为乖顺地脱离鼎底,重回指尖。

没有想到,他如今也算是得了一项五行能力,有神异驱邪的丹火加持,与强劲的火系修士相比,也不会差了。只是丹火消耗上,贺景还没有把握。照理世间万物皆逃不开能量守恒定律,用去多少,应当就会少多少。

可看着那东升的旭日,他又陷入了另一种思考:所谓炙阳丹火,会不会与“育光阵”类似,本源供能都在“光”上。如此便可生生不息。

想法是很美妙的。今后多加留意,应可验证。

而后,贺景抡起一只长柄大勺,试探性地伸进鼎内。

此时周边温度已经降下不少。长勺搅动轻舀,带着满满一勺浓汤伸出鼎口,色泽和气味皆佳,更是因为加过几种温和的药材,整体的气息圆融沁人,极易使人产生食欲。

但贺景只是把汤放凉后成桶地收到空间里,在吃些干粮和水补充体能,稍作调息后,又重新投入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