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期食品的回收捐赠流程, 韫城确实有相对丰富的运行经验, 但也远远谈不上成熟。更多的也依赖于人工服务, 这就造成对于志愿者的大量需求。如果完全套用韫城的运转模式,按照望乡在未来两三年内将会达到的人口规模,只靠着韦飞宇和有限几个人组成的临时团队,肯定不可能完成。
陆辞觉得这是数字化城市的一个很好的试运营项目,正在推行。
望乡这里暂时可以用人力来满足的需求, 在诸如韫城这样的大城市肯定不行。既然人力不行, 就要更多的设备的投入。
当然, 韫城有韫城的问题, 望乡有望乡的问题,望台也同样如此。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殊条件,这就造成数字化城市不可能只有一个通用模板来推广。
技术上的问题,郝镇长了解过一些,现在也在补课。伴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很快就发现这不是他一个门外汉随便学几天就能弄明白的,甚至都不是相关专业的人才能够搞定的。这得需要起码同时具有实际管理经验,以及相关技术专业的人才,才能勉强触及的东西。
眼前的陆辞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肯定只是之一。他相信在某个看不见的角落,存在着数量极其庞大,配置极其豪华的专家团队。
请教完毕之后,陆辞把郝镇长送到宿舍大院门口。
他们出门的时候天还亮着,走到门口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陆辞邀请了一下:“要不您今天住我们招待所吧?”
郝镇长拒绝:“不用了。我就是想不明白,全国那么多地方,多得是比望乡更适合的,怎么就选了你们望乡来试点呢?”
他当然不是说望台更合适。单纯觉得无论从区位优势、人才储备、经济基础等各方面考虑,怎么也轮不到望乡啊?
陆辞只能笑笑。两界融合交汇点,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只能是望乡。
谢宜冰最近忙得24小时连轴转,根本没时间放在人情世故上。没了阿水哥的监督,加上气温降低,懒鹿迅速减少了健身时间和强度,今天也打算把遛弯当举铁,然后很快被河边的温度给怼回了家:“这也太冷了,到冬天日子可怎么过啊!”
韫城地处东南沿海,湿冷造成的真实伤害南北同胞来过的都知道。他本来觉得自己是比较能抗冻的,没想到是他没见识过望乡的冷。
同样地处东南,还不沿海,没想到竟然还能在这方面被比下去的。
陆辞在玄关的换鞋凳上缩了一会儿,主动跑去书房加班:“不行,得赶快把集中供暖搞起来。”刚打开电脑,就从椅子上跳起来,把游戏室里的土地公公赶了出去,“赶紧的!缺什么直接告诉我和路姐都行。”
一直在书房忙碌的谢宜冰直接从天花板飘下来:“地府那边的人手已经到齐了,会全力配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