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码头上,张孟向简乐阳讲了这几天的情况,雨一直不停,他们既高兴又担忧,原来留下的几条船都有些破旧了,虽然他们接手的时候简乐阳就安排了人修船,但也怕这些船能不能经受住暴雨的冲刷,好在有问题的不多,夜里也安排人流守,一有问题立即抢救补修,所以现在也算无恙了。

“老大,这码头修得及时,现在多停靠几艘船也没问题,这雨一停,镇上就有好几家商户催促我们出船了,河道畅通了,也应该会有外面的船只过来了。”之前除了老大亲自带着运了批粮食,后来由他们几下轮流带着出去了一趟,可跟开支相比,还是入不敷出。

这不够,光镇上这些商户的生意远支撑不起现在的仓河帮,更谈不上扩张,他们现在迫切需要的,一是开发商户客源,二则是增加船只,不过这第二项却是急不来的,而且也需要大笔资金。

“之前我们仓河帮没办法将手伸进县城里,现在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派人到县里租个铺子,挂岀我们仓河帮的招牌揽生意,另外派人暗地里这样……”简乐阳低声跟张孟传授了一番行事手段,那就是雇用一批人宣传仓河帮的名声,之前仓河帮平价卖粮的行为就值得大书特书,当然他相信之前仓河帮没去做这项工作,但县城里肯定有一些人知道了,有些人可是特意从新丹县跑来他们镇上买粮的。

简乐阳是做好事,可他现在开门做生意,更讲究一个名声,所以做好事不留名?留给其他人吧。

张孟听得两眼放光,敬佩地看着老大,简乐阳没自觉,仍在面授机宜:……,可以出钱让茶楼里的说书人来说上几个段子,说得越精彩越好,不怕夸大,反正事情我们是做了的。”

“新丹县内原来的那些势力,只要他们不来干涉我们的,由着他们去,如果不长眼……简乐阳眼里闪过戏谑之色,他其实正需要那些人不长眼呢,那样才好给他动手的理由,他正在给仓河帮打造形象,所以怎能不问原由地率先出手?必须师出有名。

听明白老大话里的意思,张孟擦了擦脑门的汘,抽了下嘴角:“老大,我原来手下还有些人,不过因为那件事就让他们散了,现……”

“你看着吧,得用的可以继续用起来,品行不怎样的,我暂时没兴趣收下。”原来码头的那帮恶棍,是迫于无奈才接手的,可没有继续改造人的兴趣,那帮人,将码头修好房子盖好后,简乐阳又打发他们修路去了,还有一部分人转移到从原来黄老大手里收来的一个小庄子里种地去了,反正不白白养着他们。

“谢谢老大,我会先查查他们最近做了些什么的。张孟也不想将类似钱丁那样的混账弄进来,败坏仓河帮的名声。”

“对了,还有件事,“简乐阳想到了家里的事情,说,“帮我留心一下那些人伢子手里有没有善于管家的,厨子也要,对了,有识字的会理账的那更好了,就留在帮里,这事不急,慢慢留心着。”

帮里招识字的人很难招到,虽然之前名声改善了不少,但仓河帮让人一听就属于那种打打杀杀的帮派,那些识字的人自视甚高,哪里愿意纡尊降贵来到他们这里,所以还不如从这方面想想办法,虽然这样的人才一时半会儿丿未必能碰得上,可丘谭那里也在培养了,两边齐头并进等到明后年肯定能改善不少。

人口买卖的现象,简乐阳接受起来毫无心理阴影,没能力前,他绝不会去做主动破坏规则的人,先在规则范围内积蓄自己的力量。

“好的,那我先跟几个牙行打声招呼。”

简夫子家要盖房子了,这是永安村村民最近津津乐道的事,而且不仅要盖房子,还大手笔买下了一座荒山头,那座小山头,平时除了上去砍砍柴春天挖挖野菜,几乎没人上去,一看就是座破山能用来干什么?

不说其他人怎么想的了,就是田里正,在简爹说出要买后面那座山头的时候,也差点以为他在说糊话呢,反复确认了几遍才知道简爹是真要买:“你买来做什么?就算有银子多买几亩地也比那破山头好啊。”

简爹笑得云淡风轻:“是我家阳哥儿让我买的,买山头的银子也是阳哥儿挣来的,具体阳哥儿拿来做什么,现在还没章程。”

田里正一口老血卡在喉咙口里,老友这纵孩子纵得没度了,可这是阳哥儿的主意他还没法说,换了是文远的话,他绝对劝简爹收回这想法:“阳哥儿真还没考虑好?”

简爹点点头:“是啊,不过阳哥儿的性子你也知道,不会拖多长时间的。”

“好吧,买了你可别后悔啊,银子出手了就收不回头了。”就连那块宅基地他也不看好,可谁让阳哥儿有银子连后面的山头也买了,这样看来那里建房子还是不错的,以后那边的山成了私人的,别人就不能再上去了。

田里正带简爹一起去衙门将相关的手续办好,银子付清,然后又在村里请人帮忙盖房子,只出工钱不负责饭菜,工钱比平常的多出一些,所以不少青壮年抢着来田里正这儿报名,因为简爹听从了阳哥儿的建议,将这事交给了田里正,不白替自家干活,而是花钱雇他来做的,即使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如果张孟能早点替阳哥儿找到管家人才,就不必劳动里正了。

“爹,娘,你们也不去说说二弟?有银子也不是这么花的,这跟白白丢在水里有什么两样?就那座破山头,值得花两百多两银子买下来?再说了,二弟家里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小王氏跟村里人唠嗑完,回来向老爷子老太太告状,她当时听了简直气红了眼,地契已经办下来了银子也交了,要是自家有这两百两银子,那能干多少事啊。

老爷子刚从地里回来,地里的庄稼比别人家的更糟糕,毁了一大半,也跟人家一样抓紧时间补种,能挽回多少就多少,这不刚从地里回来的他也知道了这件事,别人看他干得辛苦,嘴里说着同情的话,其实幸灾乐祸看他笑话呢,一大把年纪了,儿子孙子不下地干活,要他强撑着,也不知道他这一把年纪在折腾什么。

“哟,你家老二刚花了银子买了座山,这简老二总算把日子过出来了,听说还要盖房子,您老家的屋子可是村里头一份,不知你家老二盖的房子能不能越过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