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奚迟可谓是大红大紫,变成了汉武帝面前的红人,广川王贺寿之后回到了封地,而壑语侯则留在长安城,据说汉武帝每一日都要见奚迟求问仙人之道。
这个时候广川王才觉得自己办了一个错事,因为他举荐了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奚迟的锋芒太强盛,一个门客已经掩盖住了广川王的风头。
广川王除了生性残暴之外,而且非常多疑,这个时候他身边的智谋就建议广川王,在奚迟安插一个监视他的眼目,一旦奚迟对广川王有反心,眼目也好及时报告。
再有就是,奚迟每次下墓,广川王又不能亲临现场,谁知道奚迟拿到了什么好东西没有进献给广川王。
广川王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派出去的人必须是心腹,但是很可惜,广川王只有食客,没有心腹,就算目前的食客能称作心腹,那么也是因为广川王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一旦广川王把他们派到奚迟身边,万一奚迟给他们墓里的无尽珍宝,那么心腹瞬间也能变成豺狼。
智谋很快给广川王推荐了一个人,那是广川王府上的一个奴隶,叫做钟简。
钟简是骑奴出身,在那个年代,奴隶和牲口是一个概念,有的甚至不如牲口,钟简则是广川王府上的家奴,他的父亲被广川王买回来,受了广川王恩惠,生下来的儿子也要给广川王做奴隶。
钟简只是个骑奴,而且是个死脑筋的骑奴,智谋说钟简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是最好人选,因为钟简这个人的心思单纯,有恩必报,广川王已经对钟简的父亲有恩,钟简的父亲临死之前,嘱托钟简好好报恩,如果这个时候广川王再给钟简一个恩惠,消除钟简的奴隶身份,破格提拔钟简,那么钟简一定感恩戴德铭记于心。
钱和权利能驱使的人,都不是真心的,只有恩德可以驱使的人,才会是真心实意的。
广川王把这件事情交给智谋去做,智谋很快找到了钟简,消除了钟简的贱籍,破格提拔钟简,当时钟简非常纳闷,但是仍然感恩戴德,毕竟如果身份是奴隶,那就永远没有做人的机会,就算有了后代,那么也只是奴籍。
广川王派钟简去给壑语侯做副手,钟简心思很浅,虽然单纯,但是其实很聪明,而且性格沉稳,不怎么说话,广川王也不会怕他把自己给透露了。
钟简明白广川王的意思,说是副手,其实就是监视,广川王给钟简说了很多奚迟的罪状,例如蛊惑圣上,私藏珍宝,包藏祸心等等……
广川王认为,奚迟之所以能得到汉武帝的青睐,无非就是靠他的美色,当年奚迟没有答应给广川王侍寝,其实是嫌弃广川王的地位和权利不够高。
钟简没见过壑语侯,只是听说过,简直是如雷贯耳,不过大多数是负面信息,和广川王形容的一样,蛇蝎美人,趋炎附势,心狠手辣,包藏祸心一类的。
广川王再三强调,让钟简小心堤防,不要被壑语侯迷惑了心神,尤其是不要听他说话。
钟简很快启程赶往长安,不过他还没有赶到长安,就在路上碰到了壑语侯的队伍,壑语侯督建承露盘之后,已经开始返回广川王的封地。
钟简第一次见到壑语侯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广川王所说的那些,到底是不是包藏祸心,第一眼是看不出来的,但是钟简并没有见到美若天仙的壑语侯。
确切的说,他根本没看见壑语侯的脸,也没听到他的嗓音。
壑语侯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身白衣锦服,头束金冠,腰身很细,显得风流多姿,然而脸上却戴着一张鎏金面具,从额头遮住了下巴,只有眼睛能看得到,其余什么也看不到。
那一双眼睛,狭长、黝黑,仿佛会说话,但是从来不笑,里面满满全是冷酷,不容逼视。
奚迟早就听说广川王会派给自己一个副手了,其实意思很明显,奚迟也不傻,自然明白的,最近这些日子自己风头太盛,以至于广川王心存怀疑。
不过奚迟觉得这些很可笑,当初他只想讨口饭吃,做一个门客而已,广川王为了在皇帝的寿宴上大出风头,又是进献不死仙丹,又是建议大修承露盘,还拼命举荐自己身边的人出头,显示自己的实力,结果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反而对自己怀恨在心。
奚迟冷笑了一声,并没有说话,挥了一下手,就带着他的队伍继续往前走了。
钟简第一天到壑语侯的军队,显然是个空降兵,一下变成了壑语侯的副手,然而他只是一个骑奴出身,说白了是贱籍,和牲口一起卖的奴隶,一出现就成了军队里的副手,谁能心服口服?
再加上壑语侯对钟简的态度相当冷淡,军队里的兄弟们也就满不在乎钟简,甚至是嘲笑加讥讽,十分看不起他。
钟简第一天到队伍里的情况并不好,甚至没有他的马,好多士兵对着他坏笑,钟简是跑着跟着队伍往回走的,跑了整整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