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页(1 / 2)

当初测试论坛功能时,就是他们仨测的。

纪长荷在论坛属于常常被提起的狠人。

一位热门贴主楼是这么形容她的。

【这位学姐,人狠话不多,平时很低调,但每次出现都是在炸大雷,上次那个空中坠落保护装置,还有学校现在新出的太阳能路灯,全是出自她的手笔。

其他的我就不说了,你们直接去“百大成果”里看,她所有的成果排名全都在前三十,还有她的舍友方琦学姐,这俩人凑在一起,简直了。】

新大学里的年轻人们可能是华国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人了。

毕竟学校里的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夸张点说,可能今天大家还在扇扇子,明天就变成了电扇,后面就成了空调。

尤其是在全员进步的氛围中,想要咸鱼都显得格格不入。

新大学开学第四年,第一批学生毕业。

之后,新的学生入校。

这四年里,新大学时常出现在报纸新闻上,每每出现一个新鲜事物,总有五成的可能性是新大学学生研发。

外面还有个说法,说如果华国是在悄无声息春雨润无声的变化,那么新大学就是一天一变。

小刘村里,当初那个试图纠正纪奶奶飞机不是用摇杆的高中生张远也在努力下考入到了新大学。

他第一次来首都,父母实在是不放心,就去拜托纪长荷帮着照顾一下。

倒是也想拜托纪长泽,但大家都知道纪长泽忙,再者,他出了名的不会照顾自己,说不定还不如张远呢。

都是一个村的,说起来还有点亲戚关系,又是举手之劳,纪长荷自然答应了下来。

作为同村远房亲戚,也是作为学姐,她腾出一天时间来,来到母校帮助张远适应学校。

比起四年前学生们大多大包小包背着被褥,如今的华国经济肉眼可见的变好,普通家庭也不再吝啬于那一床被子的钱,许多学生都只是简单带着行李箱。

张远也是如此,只带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一些衣物。

至于他常用的那些书,全都寄了快递。

快递的兴起随着网络购物软件快速发展起来,有速度快收费贵的快速,也有收费少寄的慢的快递。

张远的书不是着急用,所以就找了个速度慢的。

跟纪长荷碰头之后,他还好奇的问:“长荷姐,听说全国最大的购物软件就是新大学的一个学生做的,你认识吗?”

“认识,是我同级的同学。”

纪长荷要帮张远拿行李,被他躲过去,她也就不客气了,简单说道:“他当初有了这个构思的时候还在学校论坛里发过帖子,当初第一批店铺就是学校里的同学们。”

新大学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