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做吃食的素斋作坊和住处混在一起,实在不合适,更不要说里头还夹着个小学堂。
最后,沈熙看了眼远处,道,“再说,宋先生来年还得院试呢,咱们院里这么多人,哪里有一刻安静的时候,不如辟出安静的地方,白日给他教书,晚上供他看书。”
陈管事一听再要翻修,张嘴就要拒绝,这翻修可不是几两几十两的事儿,他们忙活了半年,扣了本钱,再把每个人的利钱给结了,最后交给三公子的还不够买那几十套衣裳!
可听她说完这一二三,尤其是最后那一条,他连忙闭了嘴。
自古读书就是天大的事,宋先生若是能中了秀才考上举人,别说那十几个小崽子,就是他,脸上都有光!
可一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他又有几分犹豫,秀才举人还远在天边,可这银子却是实打实地要掏出来的!
沈熙见他犹豫,笑了笑,“陈叔,你也不是头回做买卖,这赚钱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那是做梦!再说,这翻修也不全是为了大伙儿住得舒坦,咱们总归是做吃食的,总不能人进来一看,浆布旁边还挂着褂子,库房还兼着学堂吧?”
陈管事一听她说这话,立刻红了脸。
他们平头百姓过日子,哪家不是孩子挨着爹娘,床板抵着秋粮,只有像三公子那样的人家,话还说不全的娃就能独占了一个屋,少爷小姐逛的园子比城里的庙还大!
真是难为三公子忍了这么久!
大师听说沈熙打算旁边的两处院子也给修了,立刻将寺里的僧人召集起来,供她差使,山后那一片古木也任让她砍伐,还将上回她捐的一千两也给拿了出来,只一个条件,请她将寺后的那一片屋舍全部都给修了。
沈熙心里盘算了片刻,立刻同意了。
素斋地处山腰,是十几处院子中最偏的一处,离山脚倒比寺院更近些。
当时也是考虑到这老少三四十人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有其他去处,便特意挑了这处。
位置虽合适,房子却也是所有院子中最为破败的,其他院子损害得倒没那么严重,最多不过是屋顶塌了,窗棱倒了,可有了木料和两边的人手,再加上一千两得银子,无非就是多费些工夫而已,钱都不用她另外掏了。
陈掌柜和众人听说了她的决定,自然没异议,能给寺里修屋搭梁那可是在佛祖眼皮底下修行,谁不乐意!
拿定了主意,众人立刻分工,素斋的生意不能放,只能一人顶两人的活儿,余下的人全撤下来,连瘸腿的陈四都不甘落后,将豆盆往瞎子手里一塞,一瘸一拐地也往山后跑。
大光寺热火朝天,永安候府的顾潜一颗心却像是掉进了醋坛子里,从里酸到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