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一些明星、艺人没文化、不懂装懂、卖弄学识,找事情耍大牌的事情他是常有耳闻。
在他看来,这就是在没事找事。
虞迟看着出来这编剧的意思,也没多说,只是拿出手机,联系了下导演,要了个总编剧的微信号。
总编剧郑荣这会儿盯组,在棚里看着闻海指导《卧海》演员拍戏,这戏拍的不是很顺利,几位主演的感染力和情绪不够。
闻海给演员时间好好揣摩一下,这会正休息,看到消息后问了句:“那边《囚徒》剧组演员说剧本好像有点问题,你看看吧。”
郑荣一听,立刻重视了起来。
虽说片场他已经听到风闻,闻海不重视《囚徒》剧组,可他是闻海老相识,关系极佳,合作多次,怎么不清楚闻海的习惯。
越是他喜欢的、重视的东西,他越喜欢留到最后。
郑荣接到语音电话时还有些纳闷,只是听到虞迟说的剧本剧情后,不自觉“咦”了声。
两人聊了十多分钟后,郑荣道歉说:“怕是我真的发错了版本,幸好有你提醒,不然篓子大了。”
这时间匆忙,没人提醒,他也没想到自己发下去的剧本居然还真的是初次版本。
李牧看着他打着语音电话,自然听出了是郑荣的声音,脸色有些苍白,甚至后怕起来。
编剧这圈,实则很靠人脉和关系。
他有郑荣带着,实在是比直接奔向市场、混着好出不知多少倍,至少不用给人当代笔,枪手,拿不到应有的署名权。
十多分钟后,看着他自己的微信上,总编剧郑荣发来敲打他的话,更是紧张起来。
【小李啊,你在这剧组多照顾点,你是来学习的,不要玩忽职守。要多和演员沟通,剧组里编剧可不是干坐着,半点事都不做的。那个剧本,我直接发给他了,你不用管了。】
李牧这人虽说心高气傲,但也有个优点,那就是对郑荣的脾气揣摩的到位,不然对方也不会带着他,有想要培养他的心思。
这话虽说的平淡,李牧却清楚地明白郑荣是真的有些生气。
事情解决后,郑海回到临时搭的棚里,闻海问了句:“解决了?没什么大问题吧。”
郑荣苦笑,“倒是我的问题,年纪大了,发个剧本都把版本发错了。还好剧组的主演觉得剧本不够完整,问上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