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2)

出炉 风雪不动 3886 字 13天前

酥嫩多汁油脂馥郁哈哈哈哈哈可太好吃了(无肉不欢的作者。

咩咩真好吃!!!走!微博看羊腿啊!!!!!

附:关于芋泥的描写有几个词语之前摘抄于文献,现在找到啦,具体出处为(2018年08月04日 12 版)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文章《芋头的味道》(半日闲谭),笔者描写一流,这几个词汇和形容一度刷新了我对芋头的认知,印象深刻,没有照搬但依旧是取用了文学前辈的智慧和思路,特此声明~!

第30章 大件货来了

陆向阳想换这个烤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这个烤炉还是他刚到棉城安家的时候,顺哥给他捎来的第一个快递。

棉城慢悠悠的。地方小,生活节奏比起大城市要缓和许多。大家各司其职,有份活干,好像就能这样一直安稳地过下去,能去到很远的未来,一如既往。

顺哥就在花卉街道这片区域送快递。两人认识那会儿正值酷暑盛夏。屋外那棵树上的知了叫得声嘶力竭,沸腾着四周着燥热的空气。陆向阳的头发还是短的,他把自己关在紧闭的店里,戴着厚厚的防尘口罩,在给新租下来的店面刮墙抹腻子。

店里很空。

玻璃门上粘着黏糊糊的胶印,墙还没刷,地面都是铲下来的旧墙皮,稀稀碎碎地铺了满屋。有几缕阳光倔强地攀过了贴满小广告的窗,然后残破地透了进来。陆向阳看见这些灰尘颗粒清晰漂浮着,慢慢地拼凑成家里烟尘飞扬的暴烈场景。

他头也不回地从那片战争的废墟里逃走了,拖着一地的狼藉和撕咬的痕迹。

像伤痕累累的迁徙的鸟。

向晚的照片被他剪下来,揣在了一个小小的铁盒子里,好像两个人就能从此相依为命,仓惶地逃离这个负荷劳累的家。

离得远远的,断得干干净净的,找个地方让他静悄悄地藏起来,不被这个世界知晓。仿佛这样就能让他在窘迫又悲伤的人生里多呼吸两口新鲜的氧气,能多撑住那么一会儿。

棉城是陆向阳的壳。他如愿以偿地躲在壳里,躲在一家不起眼的转角小店里。

棉城的风很安静。

那扇玻璃门陆向阳擦了整整一下午,粘着的胶面痕迹艰涩无比,怎么蹭都是雾蒙蒙的一片,像极了他的过往,浑浑噩噩的挥之不去。

陆向阳抓住抹布恶狠狠地蹭,蹭得那片玻璃都隐隐发烫。屋子里的空调还没有添上雪种,吹出来的风不温不凉,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塑料味道。

但陆向阳闻不到,鼻子酸得眼睛阵阵发涨,有什么按捺不住了要从身体里喷薄而出,视线一点一点地模糊不清。

他终于慢慢放下手来,胳膊那股酸痛绞着他的肌肉跳动着,叫嚣着他的无能为力。

陆向阳挨着门,慢慢地坐倒在一片混乱里。

像是一个停止在时间的尽头,走到世界的末路,迷失了方向的小孩子。

有光就好了。

他的世界一片灰暗。

他迫切地想要得到一束明亮,让他能追随着前进,带他找到那个继续生活下去的出口。

“快递哎 向日葵点心工作室!陆向阳!”门口忽然就有人喊他名字,声音洪亮地传来,震得知了的叫声都停了,“大件货哎,签收下啊!”

什么玩意儿,大件货。

陆向阳被这个煞笔快递成功逗笑了,他噗嗤一声,赶紧站起来擦了擦脸。他把口罩揪得老高,吸了吸鼻子打开了门。

顺哥抬着他的烤炉,站在他的门口大大咧咧笑起来:“小老板好啊。”

阳光和热浪冲进了他的店里,斜斜落下的光像整齐的瓷砖一样,一格一格地铺在满屋凌乱之上。

“你好。”

陆向阳让开身,让顺哥把箱子搬进来。顺哥看了看他拿着的抹布,又看了看门,对着他摇摇头。

“胶印不能这么干蹭,多费劲。”顺哥摸了摸裤兜,掏出一小瓶风油精来,“给,敷上。等会儿一擦就干净了。”

陆向阳接了过来,他用力捏了捏手心:“谢谢。”

“嗨,这有什么。”顺哥朝他摆摆手,“叫我阿顺就好,我们呀,高温作业,怕中暑。站点一人发一瓶,你随便用,我又涂不完。”

隔壁花店的老板娘也过来张望。她挪了几盆观赏植物,放到了陆向阳的店门口。

看着是个大美人,搬起东西来毫不马虎。陆向阳在心里掂了掂那几盘土培植物,土的重量加上陶瓷花盆确实不会轻到哪去。

“我叫顾云青,肯定比你大,喊青姐就行。”老板娘靠在门口看他拆新烤炉,笑得率真又坦然,“这么巧,以后就是邻居啦,听说你会做点心?”

通电的烤箱在这时候“滴 ”地一声亮了起来,崭新的漆面和光亮的炉门,炉腔的灯有种治愈的暖黄色,照得人心里暖烘烘的。

他的世界仿佛又重新燃起了微弱的光。

“你们好。”陆向阳强压着眼底泛起的泪水,朝他们露出来一个久违的微笑,“我叫陆向阳,以后请多多关照。”

时间一晃就过了两年。

这个烤炉每每亮起又熄灭,周而复始。从里面不知涌出了多少无数日夜的迷人香气,也不知承载了多少日子里的欢声笑语和赞美惊叹。陆向阳眼见送进去的雪白或淡黄的生胚在里面一点一点地缓慢鼓起,蓬松地绽放,他们变得生机勃勃,变得金黄诱人,变得芳香四溢,连带着心里也就跟着柔软几分。

青青每次来他店里,都要去拍了拍这个功高苦劳的烤箱:“这可是最佳老员工啊!”

如果姐姐知道了,她也会开心的吧。

香气留在岁月里,温柔刻在骨子里。

只不过现在他店里的订单越来越多,除了容量导致的效率供应问题,烤箱的温控也不如之前准确了。好在陆向阳身手老练,全靠自己精湛的经验在把控温度和出品成色。

说到底,他舍不得换走。这个烤炉一直留到了周奚走进店里的那一刻,留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