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1 / 2)

“天天吃?”赵新宇他妈忍不住说:“你这个周没去上课?”

“上了。”赵新宇奇怪,随即明白过来,“我师哥家离学校近,骑车也就十来分钟。”

赵妈放心下来:“那就难怪了。可你也不能天天去啊。”

“中午,中午。也就是最近几天。他们家鹅蛋多,乡下亲戚送的。要不然哪能给我这么多。”

赵妈想了想,“你姐的婆婆前几日给我几斤红枣,过几天——”

“不用,没人吃!”赵新宇拒绝,“人家家里最不缺这些。”

赵妈:“什么意思?”

“我没说吗?”赵新宇故意卖个关子。看到他爸瞪眼才老实:“我师兄之前遇到点事错过高考,家里就趁机给他挑了一门亲事。他妻子就是好运食品厂厂长。人家厂天天做八宝粥,跟供货商那么熟——”

“等等,等等!”

三口人同时喊停。

赵新宇料到这点,夹一块鸡腿塞嘴里,边吃边问:“哥不是谁说最近休假?又临时有事——”

“你先别吃!”赵妈抽走儿子的筷子,“好运食品厂厂长是个女的?还是个年轻小姑娘?”

赵新宇点点头,拿个包子。

“你怎么这么饿?”赵妈皱眉。

赵新宇佯装比她还奇怪:“女人不能办厂啊?不过也不是她一个人的,跟人合伙。那人又弄个服装批发店,没空管,所以让她当厂长。”

甭管跟谁合伙,既然让她管,说明她有那个能力。

“你那个师哥的妻子是不是跟他大小差不多?”一直沉默的赵爸突然开口。

赵新宇:“七零年出生,今年二十三周岁。”好运食品厂早几年就在报纸上打广告,搞抽奖,赵妈的印象可深了。有段时间她们办公室的人,天天议论天天研究,有个人还真抽中一箱方便面和一箱八宝粥。

赵妈尝过,味道不错,跟风买两箱,这才造成后来她公爹,也就是赵新宇的爷爷迷上八宝粥。

“办厂的时候她岂不是才二十一?”赵妈问。

赵新宇点头。

赵妈一直觉得自家儿女厉害,大儿子军校,二女儿虽然学校不是顶好,也是本科。小儿子更了不得,帝都大学啊。她也一直都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万万没想到这个“人外人”就在她身边。

赵爸也禁不住感慨:“巾帼不让须眉啊。”

“那当然,我师兄还打算搞个软件科技公司,跟比他高几届的一个师兄合伙。据说毕业就弄,连地点都选好了,他一个朋友的办公楼楼上。”

赵妈不禁问:“他怎么不找你?”

“妈,我才大一,找我端茶倒水啊?”赵新宇瞥她一眼,“吃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