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2)

临阙+番外 枫桥婉 1491 字 2天前

宫里有规矩,皇帝当夜若有临幸,无论男女,御前上夜的人都要传到尚仪局,第二日尚仪女官就会带着彤史过来执笔记录,以供内廷留档。若承恩的是新人,还要教导侍寝的种种礼仪规矩。

高匪连忙道:“回陛下,不是御前的人,尚仪女官是奉了太后懿旨,不得不过来走一趟。”

凌烨面色骤冷,眉眼如同被寒霜笼罩,过了片刻,才淡声道:“让尚仪回去,不记,太后若是问起来,就直接说是朕的旨意。”

高匪应是,犹豫了一下,朝里间看了一眼,还是提着心道:“陛下,太后知道了此事,若是宣扬出去……”

“不会,”凌烨冷声打断,漠然道,“还不到时候,在敬王的能力配得上他们母子的野心前,太后比其他任何人的嘴都严。”

——这件事若是现在就让外头的宗亲世家们知晓,他们势必会联合起来请求皇帝广开后宫,娶后纳妃,太后不会乐意看到世家大族与皇帝联姻,必须要等到敬王真的能够举得起谋反的大旗,这个把柄才会被拿出来,成为敬王在一些摇摆不定的宗亲和世家们面前攻讦皇帝、拉拢站队的武器。

而在此之前,皇帝越是喜欢男子,膝下子嗣越是不丰,太后就越是高兴。

慈和宫内,钟太后正在用着早膳,尚仪女官在颐和殿碰了钉子的消息如同昨夜的事一样,很快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名叫伏冬的大宫女侍立在一旁,一边给她布菜,一边柔声道:“主子,方才尚仪局彤史奉了您的旨意过去昭仁宫,陛下却未叫内廷留档。”

太后擦了擦嘴角,慢悠悠地道:“皇帝幸过了?”

伏冬点点头:“咱们的人说,昨夜昭仁宫颐和殿的红烛亮了半宿,后来传了两回热水。”

“是么?”太后扔下手中帕子,闻言扯着嘴角冷笑,“那可真是上心了。”

她微眯着眼睛回忆:“颐和殿,那地方是宣熙四年,依照大胤祖制,皇帝到了娶后大婚的年龄布置的。此后每一年帐幔纱毯、枕衾被褥、桌椅摆设全都要换新,确保红得纯正。里头除了大婚前夕张贴的囍字外,什么都不少,妥妥的就是一间婚房。除了皇后,就算是贵妃也配不上天家这样的待遇,皇帝将人带到那儿去,还不让内廷留档,看来是真的喜欢。”

这话明摆着议上,甚至有揣测君心之嫌,太后能说,伏冬却不敢应声。

如今宫里没有皇后,太后就是名义上的内廷之主。若是留了档,即使日后仍旧外朝任职,楚珩多多少少也还是要受到内廷辖制,旁的不说,初一十五慈和宫请安是少不了的,太后一句教他规矩就能将他磋磨得死死的。

虽然六尚女官都是皇帝的人,但太后身为先皇继后,曾经执掌中宫多年,六尚底下的二十四司仍然留有她不少人脉,除了皇帝的靖章宫她插不进手外,就算是昭仁宫发生的事,她想知道也不算很难。昨夜的事传到太后耳朵里时,她连楚珩姓甚名谁都知晓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