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2 / 2)

临阙+番外 枫桥婉 1454 字 3天前

凌烨说:“等敬王赶到南山,就让苏朗对外放出消息,微服礼佛的是清和长公主,有她作掩饰,南山戒严封锁内寺,这些都说得通。敬王见不到太后尸首,这趟就白来。趁着他奔丧的时间,正好对宛州和昌州调整部署。”

凌烨铺开九州舆图,目光落在大胤的膏腴之地上。

云州、昌州、宛州。

一直以来,敬王能够谋反,倚仗的无非是三样——

第一是三州尤其昌州本身的乱。世家著族盘根错节,势力广大,上通朝廷,下及地望。皇帝推科举停行卷割到了他们的肉,尤其是过去两年间被皇帝打压的某些世家,譬如澹川颜氏,更是心怀不满。

第二则是苍梧武尊方鸿祯,有这个大乘境在,敬王私下里做些什么事,可谓无往不利。方鸿祯在云州极具威望,就像一座定军石,安了很多谋反人的心。

第三,便是敬王所借的外力,北狄十三部与南洋泽国。

“不破不立,收拾敬王跟这些世家,动兵也有动兵的好,刮骨方能疗毒。”

其中昌州——

“我得再去一趟。”楚珩说。

第191章 战事(二)

“太后的死是个信号,平衡打破,两方交火心照不宣,敬王也清楚你要调兵遣将了。他在南山佛寺扑了空,没了向天下人讨伐你的借口,转头肯定就要将昌州先拿下。”

越乱的地方,越让皇帝头疼,却越有利于敬王策反。

尤其是军中。

军心不往一处齐,皇命有些时候显得“有心而无力”。江南十二城,花团锦簇,处处都是簪缨著族,昌州世家把控着这里每个人向上走的路,长此以往,很多人就只知家令,不闻皇命。上头的要反,底下的人也没有二话,眼瞎耳聋地跟着走,全然不知忠君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