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坏心眼 牛角弓 4310 字 8天前

摊主见他询价,连忙凑过来做进一步的介绍,“这可都是人家的传家宝……”

弥月有些戏谑地抖了抖书皮。

摊主有些尴尬的咳嗽一声,“书皮不能说明啥……你看这里头这纸也是有年头的对吧……两本给两千怎么样?”

“不怎么样,”弥月掀开封面给他看,“也没个款识,年头也不长……五百块钱吧。”

摊主连连摇头,最后一番讨价还价,一千二成交。

弥月掏出手机给摊主付了账,

走开一段之后,弥月将手稿一人一本递给了老猫和乔樱,“这种小东西,乔先生大概是看不上的,你们二位留着玩吧。”

老猫知道他这是还人情来了,也不矫情,伸手接了过来。乔樱跟弥月不熟,见老猫接了,她也跟着接过来,随口问道:“这是什么?”

弥月示意她翻到最后,看一角的小印,“槐云道人,这是康熙年间的名医薛生白的号。这里还有一瓢斋的字样,用笔飘逸端庄,纵横有度,应该是薛生白的手稿。至于这一本……”

弥月指了指老猫手里的那一本,“这一本前后字迹略有差异,但看笔迹,又有相似之处,我怀疑这本药方是薛生白的学生或者儿孙收集起来的,前面这部分收录的是薛生白自己撰写的药方,后面这部分,很可能是成书人模仿薛先生的笔迹抄录补全的。”

正说着,就见谢老走了过来,将这两本手稿接过去翻看起来。片刻后,他将乔樱的那本递还给她,手中拿着老猫的那本,前前后后地打量。

老猫见他神情慎重,忍不住问他,“有问题?”

谢老摇摇头,“问题没有,只是觉得你这一本更有意思一些。你们看,这人把薛生白的药方放在前面,后面自己补全的药方也尽量保持与薛生白的笔迹一致,显然对薛生白抱有一种非常尊敬的态度。”

他翻了翻前面,有些遗憾的说:“残稿,没有序言批注,不过要我来猜,这个成书的人有可能是薛生白的孙子薛寿鱼。”

“薛生白生前很喜欢把他带在身边,算是薛生白比较宠爱的一个晚辈,经常帮着薛生白做一些整理的工作,差不多就是个高级助理吧。薛生白过世之后,也是他出面请袁枚给他的祖父写一篇传记。不过,因为他在信中没有提及祖父在医道上的成就,被袁枚写文章大骂了一顿,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出了名。”

他说的有趣,几个年轻人都听的笑了。

谢老也笑,“袁枚是薛生白的忘年交,他是非常推崇薛生白在医学上的成就的。但薛生白对当时医界的一些现象非常看不惯,不愿意标榜自己是医者。他也是这样叮嘱自己的儿孙的。薛寿鱼是个听话的孩子,自然不会违背家里长辈的意思。误会就这么造成了。”

谢老把手里的书稿递给老猫,笑着说:“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测。不过,文玩的乐趣也正在于此。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存留的东西对曾经的历史进行推演。说不定我的猜想就是真的呢。都好好收着吧,这东西不错。”

谢老都说不错,乔樱也对这件谢礼重视了起来,再次向弥月道谢。

一旁的乔先生也觉得弥月这个孩子做事周到,对他生出了几分欣赏之意。他也看出了谢老对他的态度里有些不同,打算另外找个时间问问这孩子的底细。

有能耐的人,总是会多赢得一些别人的关注。

老猫捧着书稿,觉得自己有点儿占人便宜的感觉,有些隐秘的欣喜,又略略有些心虚。

他拿胳膊肘碰碰弥月,“你自己不留着吗?都说要请我吃饭了,送礼就……”

弥月摇摇头说:“两码事。”

书稿是对蹭别人的门路进来鬼市的谢礼。而请吃饭,弥月觉得更多的是对老猫陪同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来回奔跑表示感谢。

“再说比起收藏,我还是更珍爱修补的工作。”弥月安抚的对他说:“我说真的,我能理解很多人对于收藏的兴趣。但对我来说,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把古物搬回自己家里是毫无意义的。我难道还能比它活得长吗?”

老猫,“……”

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我的工作是把很多不见天日的东西找出来,慎之又慎地将它修补好,让所有的人见到它所展现出来的、属于它自己的时代所特有的技术和文化特点,对我来说,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第24章 砚滴 真是便宜这老东西了

大毛像个小孩儿似的拽着弥月的衣角,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过了一会儿,它见弥月只顾着跟旁人说话,就松开他的衣服,朝着不远处的一个摊子走了过去。

那个摊子与刚才他们买手稿的摊子相隔不远,桌子略矮一些,上面摆着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以瓶瓶罐罐居多,也有一些比较小的雕件、兽俑、人俑之类的。

弥月注意到大毛的动作,微微诧异了一下。他不觉得这是大毛感到无聊,所以开始淘气了。他想的是,大毛一直跟着盗墓贼,被他们逼着去完成一些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对于刚从土里刨出来的东西,它比人类的感觉更灵敏。

弥月跟在它身后走了过去。

摊主已经注意到了大毛,但是仓库里灯光比较暗,大毛又带着弥月的棒球帽,他还以为这是谁家的孩子,就随口吆喝一嗓子,“嗳,这谁家孩子……大人呢?小心!”

他吆喝的功夫,大毛已经从摊子上捏起了一个巴掌大的人俑。它拿在手里看了看,转过身递给了弥月。

摊主这才看清楚这原来是个猴子,顿时就不干了,“嗳,你这位客人怎么回事儿,宠物怎么不看好啊,这动手动脚的……我这些东西可都值钱着呢……”

弥月抿嘴一乐,借着摊子上的灯光仔细打量手里的人俑。起初他见人俑表面上沾了不少泥土,还以为是一件陶器,但拿到手里却发现灰土是能蹭掉的,被泥土挡住的,是一片青花的葡萄纹样。

原来是一件青花瓷的人俑。摊主大约是见它表面太过光润,所以故意搞了一些泥土来营造出“旧物”的感觉。

摊主好容易找到一个买主,顿时就有些不依不饶起来,“我这宝贝可是找行家给看过,这是明代的东西。你看这颜色,这图案,釉面保护的多好……我也不是讹你,少于两万不卖啊。”

弥月也知道,大毛先动手,也不能就怪人家顺杆爬。但讲价的程序还是要有的,便举起蹭掉泥土的地方给摊主看,“这也太新了,说是明代的,谁信啊。”

他蹭了一手的泥土,旁边乔樱看了就从包里取出一张湿纸巾给他。弥月接过来擦手,本来想顺手把小人俑也给擦干净,迟疑了一下,还是停住了。湿纸巾的成分好像还挺复杂的,弥月心里拿不准,干脆从自己口袋里摸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擦了擦土。

泥土擦掉的地方,釉面光洁,几可鉴人。别说像不像古物,简直就像是刚出炉,还没沾过手的新鲜货。

旁边看热闹的人也叽叽喳喳的议论,都觉得摊主讹上了冤大头。摊主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了,主动往下降了降价。

要价两万的东西,最后成交价不到三千,看热闹的人还都觉得摊主敲竹杠。摊主一脸肉疼的收了钱,连连说自己吃亏了。

弥月接过摊主帮忙包好的盒子,一转身就笑眯眯的在大毛脑袋上揉了两把,“真能干!回去给你加餐!”

老猫伸手在大毛脑门上弹了一下,“要不是它淘气,你也不能给人敲竹杠啊。就这还加餐?干脆饿两顿吧。”

话音未落,就听身后有脚步声追了上来,有人喊道:“小兄弟,请留步。”

弥月和老猫一起回头,见身后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追了上来,身旁还跟着几个随从模样的青年。弥月留神看那几位青年,觉得他们眼神都很机敏,不大像普通的随从,保镖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中年男人看看弥月手中的小盒子,有些惋惜的说:“刚才见二位讨价还价,不敢贸然出手,怕坏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