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坏心眼 牛角弓 3891 字 8天前

封桥抱着几个盒子袋子去后备箱放东西,弥月走到车头前面仔细打量那个代表着很有钱的车标。

这是弥月第一次近距离打量豪车,他刚想伸手摸一摸那个三叉车标是什么材质,耳边就听到两个叽叽喳喳的声音在闲聊。

“就是这辆车,没有错,车前面有个小树杈嘛。”

弥月心里一顿。

小树杈?!

另外一个声音嘀咕,“也不知这里面藏着什么好吃的,怎么来了一拨又来一拨……他们到底在找什么?”

弥月吃了一惊。他抬头,见车头的前方就是绿化带,树上停着两只麻雀,头靠着头,正在哪里窃窃私语。

弥月走近两步,小声的问麻雀,“有人打开过这个车门?”

小麻雀没有反应过来这人是在跟他们说话,欢快的在树枝上蹦跶两下,十分自然的回答他,“是啊,是啊,他们还把前面这个带小树杈的车门也打开了。”

弥月心里一动。

如果是偷东西,小偷会开车门,但是谁会去打开车前盖呢?

如果不是为了偷东西……

弥月觉得眼前的情况有些棘手。

果然一提到出去吃饭,总会遇到莫名其妙的麻烦。

弥月有些发愁这件事要怎么跟封桥说。说一句“有人动了你的车”很容易,可封桥要是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要怎么解释?

麻雀告诉他的?!

弥月的手放在三叉标志上,心想果然有钱人家就是麻烦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自己结了一门仇家。

封桥放好东西走了过来,笑着说:“这大热天的,出什么神呢,上车啊。”

弥月在车标上拍了拍,“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豪车,多看两眼。”

封桥大笑,“我说你不至于吧……”

弥月说:“这样吧,咱们别开车了。到哪儿吃饭,打个车过去吧。我下午没事,等下咱们喝两杯如何?”

封桥爽快的答应了。

弥月松了口气,虽然还是要想办法提醒封桥这辆车最好检查一下,但好歹第一关是过去了。

两个人刚走到路边,就有一辆亮着“空车”标示的出租车开了过来,司机是一位面容和气的中年大叔,笑眯眯的问他们,“两位先生去哪里?”

封桥上了车,问弥月,“海鲜能吃吧?要不就去明山路那个老字号的海鲜城。”

“知道,知道,”司机大叔连连点头,“老店啦,咱们本地人都知道的。他们家的海鲜有一部分是本地的,还有一些是进口的。那些就很贵啦,一般人吃不起。”

他说的风趣,两个年轻人都听的笑了。

司机又说:“刚才交通台播报了,长江路附近的几条街都堵车了。我们走河边,从前面实验小学绕过去吧。”

封桥笑着说:“行啊。大叔你只要别故意绕路坑我们就行。”

大叔连忙说:“不会,不会,我们可是正经的出租公司!”

他们说的这些地名,弥月都不清楚。他脑子里还在琢磨要怎么提醒封桥找人检查一下他的豪车,就听封桥问司机,“前几天一直下雨,都说唐家河水位涨的很厉害。”

“还涨着呢,”司机大叔应道:“唐家河这边直接就排进海里了,所以上游的几个湖,都是往唐家河里排水的。这几天交通台还在提醒大家安全问题呢,这个水位,真要掉下去,那可不得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还说自己是正经的出租车公司,其实也不那么正经~~

第34章 鼋 没事了,我的同伴。你已经安全了。

弥月拿出手机查了一下,发现这原来还是一条挺有历史的河。

在几十年前,滨海市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小镇的时候,唐家河只是一条远离人烟的野河。它穿过荒原,养活了远远近近的几个村子。

后来随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条曾经位于荒野里的河流就变成了市区里的一条景观河。河岸砌起了整洁漂亮的青砖,安装了路灯,修起了花圃,还在草地中央安放了富有城市特色的雕塑。

唐家河两岸被打造成了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公园。

弥月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过,直接将介绍唐家河公园的那部分内容跳了过去,找到了关键字:实验小学。

如果乘坐公交车沿着河边这条路从南往东走,实验小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站。公路从这里拐弯,转向北方,进入市区。而唐家河则继续向东,穿过城外的大片荒原,最终汇入黄海。

从介绍上来看,实验小学这个今年年初才投用的新建小学附近是非常僻静的,离它最近的一个生活小区还在修建之中。尤其是中午这个时间,学生都放学被家长接走了,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也都下班回去休息吃饭,路面上几乎是看不到有什么人的。

弥月越看就越是心惊。

车窗外,宽敞漂亮的公路右侧就是人行道,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组绿植。人行道的右侧是半人高的护栏:每隔数米立着一个圆形的水泥柱子,柱子和柱子之间以不锈钢圆管相连接。

这些不锈钢圆管做成了波浪起伏的形状,从远处看去,颇为赏心悦目。但弥月现在担心的是这些栏杆他娘的到底结实不结实?!

弥月一把抓住封桥的手臂,“现在到哪儿了?”

封桥没想到弥月突然间这么大劲儿,吓了一跳,“这里……前面就是实验小学了……”

他话没说完,就听弥月对前座的司机说:“师傅你靠边停一下,我晕车……你再不停,我就要吐你车上了了!”

封桥这个时候也开始觉得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