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石磊摇摇头,抬起肩膀往脸上摸了一下汗水,“不用,待会儿你下去的时候顺便去地下室多拿几个袋子上来。”

第二波的蝗虫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那些住在茅草屋的村民在这四十分钟内,不停的拍打飞入家里的蝗虫。

黄艳萍和她妈妈拿着簸箕扫帚到处挥舞,她家里的蝗虫真的多,随便一扫帚打下去,都能拍死三四个蝗虫。

当听到外面的轰鸣声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后,黄艳萍才精疲力尽的坐在凳子上。

休息了不到半个小时,轰鸣声再次响起。

“不打了!爱进来就进来吧!再打下去我的胳膊都要废了。”黄艳萍自暴自弃的抬起扫帚大力的打在地上。

崔小敏一脚踢过去,“赶紧起来!不把蝗虫弄死,难道你还想晚上和蝗虫睡一个被窝?”

黄艳萍拿起扫帚大力的拍打,一边打还一边骂,“这些该死的蝗虫!没完没了,烦死了!”

蝗虫一共来了四波,第三波的时候明显少了很多,第四波就更少了。

石磊发现蝗虫少了一些后,就带着杨木穿上防护服去后院抓蝗虫。

家里旁边种的红薯都被这些蝗虫霍霍了,不多抓些蝗虫来喂鸡,都对不起他们这几个月辛辛苦苦种的地。

蝗虫不仅后腿锋利,它的飞行速度也快,杨木刚走到后院,就感觉到成群的蝗虫朝着他撞击。

撞击的力道不大,但却让人有一种蝗虫迟早会撞破防护服的错觉。

杨木拿着网兜,朝着天空大力挥舞两下,网兜就装满了蝗虫。

他把蝗虫倒入蛇皮袋中,但这些蝗虫却紧紧扒着网兜不肯下来,杨木这个暴脾气,直接把网兜放在地上一脚踩死这些蝗虫。

网了好几次,他发现网兜一点也不好用。于是拿着家里的大簸箕,一把将蝗虫拍死在地上。

第四波蝗虫数量虽然少,但停留的时间却挺长的,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离开。

黄艳萍听到蝗虫离开的声音,想着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可才坐了十来分钟,崔小敏见外面有人出来抓蝗虫,立刻拉起黄艳萍出去。

黄艳萍抱怨道:“妈,我们家又没有养鸡养鸭,抓蝗虫干嘛!”

“所以说你们这些小年轻,什么都不懂。”

崔小敏拿着两个蛇皮袋说道:“咱们家是没有养鸡鸭,其他人家里不是养着有吗?”

“我们把蝗虫抓起晒干,卖给那些养了鸡鸭的人,多少也能挣点粮食。”

黄艳萍接过一个蛇皮袋嘟囔道:“我们能抓蝗虫,人家也能抓,人家干嘛还要花粮食来买我们家的蝗虫。”

崔小敏白了黄艳萍一眼,她怎么就生出个这么蠢的女儿来。

“你傻吗?蝗虫干保存的时间长,你不会等到他们把蝗虫喂完之后再卖?”

黄艳萍一脸不情愿,“那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崔小敏一巴掌拍在她的背上,“闭嘴!赶紧干活,再多说一个字,晚上你就别想吃饭了!”

出来抓蝗虫的人很多,有些人是抓来喂家里鸡鸭,有些人和崔小敏的想法一样想卖给别人,有些则是想多抓些蝗虫,把它们烧了用来堆肥。

蝗虫数量变少了之后,杨木他们把家里的猫狗都放了出来。

这些猫狗看到院子里都是蝗虫,一个个的飞扑过去把蝗虫咬死。

家里的鸡鸭鹅也被放了出来,这还是它们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出房门。

这些鸡鸭鹅看到满地的食物,都不需要杨木赶,自己屁颠屁颠的就跑出去啄蝗虫。

蝗虫大军虽然离开了,但遗留下来的蝗虫可不少。

杨木他们一家人出动,上上下下清理了一个多小时,天都已经黑了才把家里的蝗虫清理干净。

这一个下午,他们抓到的蝗虫就有十几个蛇皮袋,目测应该够喂鸡鸭鹅两个月。

杨木有些好奇兔子牛羊吃不吃蝗虫,他抓了几只蝗虫分别喂给兔子和牛羊。

实践得出真理,家里的牛羊对蝗虫没兴趣,到是兔子挺爱吃的。

杨木看着兔子用短小的前爪抱着一只蝗虫啃,莫名的咽了咽口水。

第110章 蝗虫过境&骤然降温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老话。

杨木一家因为有两个大棚,所以并不担心粮食的问题,见天已经黑了,就没有出去外面查看地里的情况。

可村里其他人,他们的食物来源全都是来自地里。

蝗虫散的差不多后,他们就跑去地里查看情况。

整片田地,一株绿色的植物都看不见。

英华婶跑到自家田里,跪在地上疯狂的用双手刨着土地,刨了没多久,一颗手掌大小的红薯露了出来。

英华婶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她转头看向杨木家的地,上面光秃秃,什么都没有。

英华婶的眼睛瞬间红了,泪水啪嗒啪嗒的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