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血缘关系,他的军事能力非常出众,常州之战、洪都之战,作为两个转折点,皆由朱文正统帅。

二十多岁的人,乱世里长大,受到的教育也不高,这战绩是实打实的,大都督的身份,更是实打实的。

能读书的未必就能打仗,更多是在纸上谈兵,朱文正的天赋毋庸置疑,朱家能有如今的功业,必然少不了他。

老朱同志结婚的时间在古代算是迟了,小朱同学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也不早。

在他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作为他侄子的朱文正,既与其有亲密的关系,又有卓越的战功,不止是他自己,多数人亦把他当作朱元璋的继承人。

朱标一朝出生,朱文正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就好似是家里突然生了二胎,偏心的父母,把关心转移得那么快,那么彻底,任谁也有落差。

到了现在,他打算里应外合地造反,不说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他嘴上说着朱元璋不在乎自己,内心深处,却又笃定叔叔不会不顾亲情杀了自己,才闹出今天得这步棋。

光线折射在纸上,笔尖的墨水肆意挥洒出来,看得出朱文正早就在酝酿这一封密奏,此时才能做到一气呵成。

他要奏徐达有叛意。

谢再兴的女儿不是也嫁了徐达吗,没有道理就只是我被怀疑。

参徐达有问题,既能激起朱元璋的疑心,又能转移他的注意,更可以警告那些想战队的将军,让他们投鼠忌器!

我朱文正就算现在被叫回应天了,也依旧是大都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想做什么,睁大眼睛看好了,招惹我的下场。

还没等官场上的众人消化了秘密传出的,朱文正和自己刚从王府回来的妹妹大吵一架的消息,应天城的上空就又劈下一道惊雷。

朱元璋连夜把徐达叫了回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小知识:

《御制纪非录》

“大逆之道既泄,朕恐为人所庑,特召而审之。其应之词虽在神人亦所不容。其逆凶之谋愈推愈广,由是鞭而后故。”

这是朱元璋说的话,朱文正有可能是被老朱打死的……

李饮冰的职位是按察使,谢再兴很早就叛逃了,徐达被举报是朱文正早就干过的,本文不是真实历史,所以多处不同。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了解。

第133章 事发(三)

晚风带着暖橘色的光从天边吹下来,刮进王府的院墙,路边的青草摇晃片刻后,被四只带着肉垫的爪子踩过去。

朱静镜穿过小路,带着一种很愉悦的情绪,把手里的球抛向远处。

最近的天气明显凉快下来不少,预示着秋天即将到来。

“小白,把球捡回来。”

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的朱静镜终于学会了正确的玩耍方法,不再自己跑着去和狗抢球。

球砸在一个男人的腿上,六出白扑空了,它先是用攻击的姿态压低身体面对着陌生人,而后意识到什么,对他摇了摇尾巴。

徐达勉强笑了笑,揉了揉六出白的头,急匆匆地走了,甚至没注意到不远处正跑来的朱静镜。

“那是谁?”朱静镜问道,“是来找大哥的吗,还是来找爹的?”

六出白抬起一条腿,指向徐达离开的方向,那里再走远些正是朱元璋的院子。

“原来是来找爹的啊,他看起来好急。”

朱静镜弯腰把球捡起来,用手搭在额头上,望着夕阳道:“有时候我很想长大,觉得长大了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大人的烦恼好像总是很多,喜欢的人非要讨厌,不喜欢的人却要捧在手心里,今天和朋友斗,明天和亲人斗……”

六出白猛地回头,蓝色的瞳孔剧烈抖动着,似乎是在疑惑朱静镜怎么能突然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来。

“你的眼神在说你瞧不起我。”朱静镜似乎能和六出白无障碍交流,她用力把球一扔,扔了很远,气道,“罚你去捡回来。”

这对狗子来说不是什么惩罚,六出白屁颠屁颠跑过去。

砰的一声,哗啦脆响。

价值好几两银子的茶杯被扔在墙上摔碎了,棕褐色的液体飞溅到帷幔上,浸染出不小的一块湿迹。

朱元璋缓缓把手收回来,怒气中几乎是立刻添加上了肉疼,他觉得自己应该扔个便宜点的东西,但是扔都扔了,又没办法反悔,所以脸上的表情更加狰狞。

徐达猜不透朱元璋叫他来的用意,也不明白朱元璋的怒火从何而来,只能呆呆站着。

“你自己看看吧。”朱元璋拿出一本奏疏,甩在桌子上,像是甩了一把刀。

徐达迟疑了。

“愣着干什么,过来拿!你还想咱给你递过去?”

徐达一头雾水,快步走到桌边后,走马观花看了几行字,神色大变,结结实实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

“王爷,臣绝没有谋逆之心啊!”

磕完头,他没有把腰直起来,仍然跪趴着,将脖子和后脑勺坦然露给朱元璋看,虔诚到好似随时可以引咎自尽。

“……”

没有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