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2)

“哦,是这样的。”廖永忠出发前被朱元璋细致地教导过,知道该说什么样的话,“张士诚败仗的消息,陛下想必知道了,眼看整个江南一统,半边天下归了我朝,以前潦草点有情可原,现如今许多制度是该整合整合了。吴王想把您接到应天去住,顺便给您换个大宫殿。”

“换个大宫殿?”韩林儿道,“滁州的这个宫殿挺好的,我很满意,能不能不去?”

廖永忠没说话,侧身対韩林儿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韩林儿见状想要往回走。

平日里连一句话也不対他说的侍卫们突然围了上来,将他死死困住,另有两个小太监一人一边,搀住他的胳膊将人架起。

“陛下还是上船吧。”廖永忠道,“吴王一片赤诚,您怎么忍心浪费他的心意呢?”

太监和侍卫们立刻变了,死人一样的脸突然活过来,用谴责的眼神看着韩林儿,好像他是一个怪物。

韩林儿立马僵住了,他们的眼神让他浑身发冷,连血液都要停止流动。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周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被这样注视着,难道说拒绝跟着廖永忠离开是一件很过分的事吗?

“请陛下上去。”廖永忠対那几个小太监道。

“是。”

太监们谄媚地笑了笑,捂着韩林儿的嘴,架着他上了甲板,一直把他塞进船舱后才离开。

砰的一声,眼见门在面前关上,韩林儿扑了过去,疯狂地吼着,抓住门闩的凸起拼命摇晃,试图用蛮力去反抗。

他这番动作后,外面虽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动,门却稳如泰山,丝毫不动,似乎是有人用身体挡着,随后咯哒上了锁。

锤了几拳后,韩林儿贴着门滑倒在地,他隐隐约约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没人确切说出口时,他便会本能地避开那个答案,以免冲击到自己的精神。

侥幸心理大概是人类永远也无法逃避的一种可悲态度。

“陛下?”

黑暗的船舱里,突然传出一声呼唤。

一个男人拿着一盏油灯走了出来,站在韩林儿面前,低头看向他。

“你是谁?”

“我是刘福通。”男人道,“陛下还记得我吗?”

韩林儿立马爬起来,借着光仔细打量男人的脸,震惊道:“叔叔?你还活着?”

刘福通苦笑道:“陛下以为我战死了?”

“我!我在那以后没有见过你,所以以为你已经死了!”韩林儿见了刘福通,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哽咽道,“叔叔,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我做梦都想见到你!”

“唉。”刘福通犹豫片刻,上前几步,摸了摸韩林儿的头发,“陛下长大了。”

韩林儿这才发现刘福通苍老了很多,灯光中的白发朦朦胧胧,如同一捧雪花,面上的皱纹更是不容忽视,宛若五六十岁的模样。

“叔叔……你之前都在哪里?”

“在一间宅子里被关着。”刘福通显然已被长久的时间磨平了棱角,变得有些温吞随和,他在椅子上坐下来,把灯放到桌上,感慨道,“这一天总算要来了。”

“什么这一天?”韩林儿冲过去握住他的手,“叔叔,你在说什么?”

“我在说我们的结局。”刘福通侧头凝视着韩林儿年轻的面庞,“苦了你了,孩子,只是这一切都是命啊。”

“什么命!什么命!”韩林儿眼睛通红,跪在地上死死抓着刘福通的袍子,“我听不懂你的话,闭嘴,闭嘴……”

船头的士兵观察了一下风向,挥舞手中握紧的旗子,紧接着有人奔到船舵附近,有人去船侧起锚,有人收紧货物的绳子,一切井然有序,片刻后船身一阵晃动,远离了岸边。

韩林儿感受到这震动,更加绝望:“我,朕可以禅位给吴王,只要禅位给他,他不会赶尽杀绝的対不対?”

刘福通眼神复杂,轻轻摇了摇头。

“他想要面子,朕可以给他!”韩林儿捂着脸,“我什么都可以给他……”

“対了,朱标!朱标会阻止吴王的!他会救朕的!一定会的!”

第144章 千帆过

“朱标是谁?”刘福通问道。

“他是朱元璋的儿子。”韩林儿解释道,“是他的嫡长子,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后,他是定下来的世子。”

刘福通半是怜悯,半是嘲讽地笑了:“他凭什么会救你呢?”

韩林儿道:“因为,因为我们的关系还不错……”

“陛下莫非把他当成朋友?”

“嗯。”

“那他把陛下当成朋友吗?”刘福通并不相信会有什么朱标来搭救韩林儿,但为了使这一小块黑暗的地方不至于寂静得可怕,堆满绝望,他聊胜于无般的,开口缓缓质疑着。

“贵为吴王世子,他身边围绕着无数的文臣武将,要钱有钱,要权有权,难道没有别的朋友吗?陛下恐怕只是他随便投注兴趣,用来打发时间的人罢了。”

“不是的!”韩林儿激动道,“那些人是想借他的身份谋利,朕和他才是真心相处。”

刘福通叹了口气:“陛下,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吧。”韩林儿巴不得他快点问,好在反驳中给自己增加信心。

“你比他的父亲还要重要吗?”

韩林儿答不出来,浑身发冷,逐渐把头垂了下去。

“陛下……这个世上真正能靠得住的人从来只有自己。”刘福通道,“有人的地方就有背叛,所有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改变,你认为自己和一个人关系好,但迟早会有比你更适合的人出现,到了那个时候,所谓的山盟海誓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