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登记吧?我在家里帮我爸种菜,这些都熟。”先说话的是牛莉,她是牛永昌的女儿,自己家菜种的可不少。
另外几人一看最轻省简单的工作被抢了,也顾不得害羞不说话了,“我……那我去和菜市场沟通!”
还有两个人更加傻眼了。
菜市场沟通他们有点怕,那后面什么认证、运输就更不会了。不会开车,而且那个认证要怎么搞都不知道,这怎么跑?
竹笙看了他们反应大致有数了,“行了,你们也不用慌,肯定是我们先带着你们,也不会让你们自己瞎忙活的。”
她回头喊了一声,“张大年,你带这三个去菜市场那边吧。石厚,你带着牛莉做登记。”
认证看来还是得她亲自去了。
好在她可以问问郑经理,他负责采购,对什么证好,要怎么办,怎么分辨真假应该很熟。
至于合作社统一的标识可以先麻烦蔡婶给设计一个,找个厂子下单制作点儿贴纸到时候贴包装上。
合作社就这样先忙活起来了。
来帮忙的几个人这里干一会儿那里干一会儿,人人都是身兼数职。
很快,菜市场那边的人就发现有点不一样了。
好些摊子都喊的是竹溪菜,但是怎么有的有贴一个小小的标签,有什么证书照片在后面放着,有的就没有呢?奇了怪了!
第40章 .合作社改革入股
赵成是西省南城下面附属县城菜市场里面的小摊贩。
他的日常生活,就是一大早起来进货,在菜市场摆摊,早上高峰过去了收拾下菜,打扫打扫卫生,等到下午再接着卖,人流下班时又会有一波高峰。
最近那个竹溪菜啊,一下子火热起来。
他们批发进货时发现这价格也有高有低,里头什么猫腻他们自己心里也明白,无非就是真假的都有,品质有差别嘛!
但是进货进哪种,还用说?
差一点的挂着那个名头,成本还低,不进这个进那个价格高的真是傻子,就算摆摊儿了,几个不差钱的愿意买?
肯定还是便宜的卖得多,不进这种进贵的到最后要是压手里了还不是得降价卖!
他摆好自己的摊子,看到对面一家新来的竟然进了不少,嗤,傻子还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