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官们眼里,这两位皇子最终的胜算乃是五五开。敖稷有圣上的偏爱,其母柳贵妃更是荣宠无限,身后还有柳氏等世家的支持,谁也不能保证最后圣上会不会来一个废太子另立新储。
而敖夜旁的不说,已先一步占据太子之位,若圣上仙逝前不曾改立,则必是名正言顺的新帝,旁人如争便是谋逆。且敖夜乃是镇守北境数百年的叶氏后代,叶氏乃武将世家,于战场上一贯所向披靡,朝中各武官往上数几代,几乎皆曾受过叶氏的教导。因此即使武官们嘴上不说,心里头也大多偏向敖夜。
有众武官的支持,按理说敖夜一派应当胜过敖稷,然而谁叫柳氏偏偏出了个格外眷顾亲族的厉害修者呢。
身怀灵根能修行者,多是万里难挑一,即便如此,东秦国也出了不少修者。但凡人一旦踏上仙途哪里还会在乎凡间琐事呢,皆是只论宗门不论国别,从此只当自个是高人一等的上界人,至于下界蝼蚁的爱恨情仇、生死离别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像柳氏修者那般的乃是少数。
偏偏就是这少数,有时候压得凡人喘不过来气。在凡人眼中,修者虽非无所不能的神灵,但也差不到哪去了,是令他们又敬又怕的存在。谁也不知道触怒了修者,对方会不会不顾仙途通顺,从而下手报复。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陆续到齐。
随后,元朔帝在太监的簇拥下坐在高台之上的宝座里,温和又不失威严的目光掠过高台之下的文武百官以及敖夜、敖珉两位皇子。
众人躬身行礼,山呼万岁。
大太监福全上前一步,手中的拂尘一甩,柔顺的白毛在空中划过半圈后散开又合拢。
“有事者奏闻!”
朝中先是静了一瞬,忽然有一人上前一步,高呼,“臣有本奏!”
此人正是当初随工部尚书李桉一道去江宁府的工部江郎中,后又受敖稷吩咐先行回京送来请罪书。
说是请罪,实则为告状。
信中所言,以敖夜落水为始进行污蔑,说其触怒水神,又说他不经审判就杀朝廷命官乃是暴戾之举,后来染上疫病更是不详。
字里行间把敖夜说成一个被神灵厌弃之人,就差明说该把他捆上祭台以祈求神灵宽恕了。
而敖稷自己则成了祥瑞的化身,一到江宁府疫病就好了。后来祭台坍塌,他侥幸毫发无伤,又把自个说成了受神灵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