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2)

对方的仿制主要是理念上的,功能上的, 更准确来说是对他们应用场景的仿制, 没有用相同的技术, 但是想办法搞出来类似的低配效果。具体的代码这些不一样, z实验室就很难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

z实验室是第一个想到可以在教育上从这几个地方使用人工智能切入提供服务的, 可你凭什么让别人不能这么做了?

在法律层面上算不算仿制, 你说了没用, 得靠律师和法官根据法条来判!没有明确法条那就看谁家律师找到的漏洞更多,更能说服人了。

在没有法律明确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概念的情况下, 要他们一个初创不久的小公司, 和一个横跨多个行业的集团打官司……

人家律师部门不知道多么身经百战, 而他们专门聘请的法务都还没有!

从这方面对抗, 非常不现实。

这时, 杭晓宇又接到了一个电话。

“……爸,你是说,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家的资源?”

“儿子,我看到了你们现在的境况,你应该很需要。只要你想,就可以给我打电话。”

这是一个非常简短的通讯,杭父仿佛真的是一个支持儿子的老父亲,一句话都没有多说,更没有任何逼迫行为。

可是挂掉电话,杭晓宇的神情却更难看了。

正如他的父亲了解他那样,他也了解父亲的行事风格。

杭父一直奉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忽然提供帮助是想要什么?

值得被觊觎的,只有z实验室了。

只要增强他的力量,借助更多杭家的资源,他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大,实验室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杭家的。

这甚至是一种体贴,杭父根本不撕破脸,这会儿提供的却又是让人无法拒绝的帮助!

对一些只有创新技术,却在大公司的围追截堵下无法做大的小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常见选择了。

难道他们,也不得不走向这个方向吗?

杭晓宇神情越发焦虑,如果只有他,他大可以拒绝,可是现在无论是选哪边,似乎都是被收购妥协的局面。

rx甚至提前拒绝了,接受杭家的资源反而成了更好的选择。

在这个困局中,他暂时毫无办法!

可他要是真的这么做了,怎么对得起郑隽?

中午,杭晓宇、郑隽、魏雨涵几人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