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换盏 宸羽 4043 字 9天前

-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死死抠着窗台的手指泛着白,两滴泪落在手背,烫得它们开始发抖。

当初他也是在这个视角,一间教室的窗口,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被群星环绕,无忧无虑地大笑,甩掉一身桎梏泥沼,在球场恣意飞奔,仿佛只要借一阵风,他就能扶摇而上,自由翱翔。

现在他真的飞远了,远到不知所踪,远到杳无音讯,远到彭争脑海中仅有的记忆也渐渐失了真。

真可怕啊。

被风吹起的窗帘轻抚着彭争抽动的肩膀,仿佛在安慰他说:

别哭了,别哭了。

这就是生活啊。

这就是长大。

第32章 遇故知

年三十到初七,彭争都不用去口语学校上班,老妈像是捡到宝,开心地说终于有一天睁眼能看见儿子了。

彭争一大早就陪爸妈去市场买了年夜饭要用的食材,在地摊上选了一副红彤彤的对联,又买了两个小兔子窗花,大包小裹的回了家。

和邻居一起吃年夜饭是他们家历年的传统,这个邻居还是老爸老妈多年的朋友,当初毕业分配单位被分在了一起,单位分房就选了同一单元。

今年彭争家做东,剩下的四组家庭晚些时候就会带着各自的拿手菜敲响他家的门。

傍晚五点,一年一度的邻居大聚会拉开序幕,彭争一边应对着叔叔阿姨们关心的问候,一边在其他四个孩子中尴尬求生。

叔叔阿姨们与老爸老妈年纪相同,他们的孩子自然和彭争差不多大,可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过年他们竟然两两配对,彭争成了鸳鸯丛中的一只单身狗。

操,去年还没这苗头呢?

老妈也是,怎么不提前跟他打个招呼呢?

此刻他的左边,田叔叔的女儿已经被廖阿姨的儿子搂了大半个时辰;右边,刘叔叔的儿子已经和杨阿姨的女儿摩挲了半天,左右两边的桌布下暗潮涌动,彭争坐在中间犹如一盏路灯,只能直勾勾地盯着前面的电视啃猪蹄。

彭争帮着收拾完厨房,老爸老妈已经分别搭伙奔向各自的麻将战场,两对卿卿我我的男女挤在他家沙发上看电视,他们喊彭争一起玩三国杀,彭争的身和心不想同时找虐,委婉地拒绝了。

他回到自己房间关上门,耳边褪去了大部分噪音,此时窗外不停闪着烟花,彭争在昏暗的小房间里打开电脑,登上了好久没登的微博。

现在微博已经成了他的留言板,渐渐的他已经不指望能盼来孟易的回复,只要这条评论还能发,他就有了个地方宣泄,虽然他也没法说什么太仔细的,但只要能把当下这一刻的思念和冲动表达出来,发给孟易,他的心就会好受一点。

这一条条评论就像是信,发出去就相当于投进了邮筒,至于收件人能否看到,一切都随缘。

彭争点开评论,光标在输入栏中闪烁了好久,才缓缓打出第一行字。

孟易,新年好。

孟易拎着袋子从超市出来,在手机上点了两下,跟着导航往大道上走去。

算起来今天就是农历新年,他打算自己做顿年夜饭,刚刚在超市没买到国内大街小巷都有卖的调料的时候,他脑海里不停循环着“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他的胃也是中国胃。

这破地方要啥啥没有,简直生无可恋。

他在手机地图上查到了一家新开的华人超市,地点就在唐人街,他点了导航,跟着走了过去。

刚拐到唐人街上孟易就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街边到处挂着中国结,每家每户的店门前都贴着大红春联,有的还挂上了红灯笼和吉祥鞭炮,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比圣诞老人的红配绿不知好看了多少倍。

街上热热闹闹的,许多穿着唐装的小贩在两旁摆着地摊,有卖糖葫芦,有卖灯笼窗花,有卖传统吉祥物,他们大多数用汉语吆喝着,这种感觉让孟易有些恍惚。

就像回家了一样。

导航嘟嘟响了两声,提醒他目的地就在附近,他在琳琅满目的牌匾中仔细寻找,终于在两个大红灯笼中间发现了“想得美超市”的牌子。

这什么鬼名字?

孟易一边吐槽一边推开了门,门沿上连着的铃铛发出清脆声响,仿佛在替他的主人说“欢迎光临”。

店内空无一人。

货架整齐地排列着,商品安静地展示着,客人静静地等待着,就是没有人出来接待。

“你好,有人吗?”孟易尝试着喊了一声。

依旧没有人应,他看了眼墙上的时间,刨去自己学菜的时间不算,现在他应该在回去的路上,才能赶在十二点之前吃上年夜饭。

所以他等不及,也不知道附近还有没有其他超市,索性把超市袋子往前台一放,拿个购物筐开始逛。

由于目的性强,他很快就选好了调料,随后又走到冻货区,选了一袋三鲜馅的速冻水饺,打算结账走人。

孟易又喊了两声,在收获了同样的寂静之后,他把未结账的速冻水饺贴在了门口的防盗器上。

屋里立刻响起刺耳的报警声,孟易歪着脖子举了一会,终于从超市后方出来一个男子,麦色皮肤,身材魁梧,边走边在旁边的毛巾上飞快擦了下手。

“来了来了!不好意思啊!”魁梧男走过来,朝孟易抱歉地说:“刚才在库房理货,没注意来人,我现在给您结账。”

孟易把水饺扔回柜台,从购物筐里把东西往外拿,他一直低头,没注意前面人一直在他脸上打转的目光。

直到扫完最后一袋花椒,孟易久久没等到应付金额,才抬起头对上魁梧男的眼睛。

好像有点面熟。